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期的德国,住房是农民进城后的第一大难题,由于租不到房子,出现了很多只能租床轮换休息的“租床人”。19世纪的英国产生了大量贫民窟。部分地产商为牟取高额利润,密集地修建大量“背靠背房屋”(两排房屋背向而建,只有前窗而没有后窗)。“背靠背房屋”空气不对流、间距小,市政公用设施极不完善,平均每间居住7人,条件极为恶劣。美国的贫民窟多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且与郊区化联系紧密。当时卫星城理论与现代交通方式结合后产生的郊区化运动使许多城市的中心区衰退为贫民窟。1879年纽约的贫民窟住宅共有21000个,1900年增至43000个,容纳了400万纽约市民中的150万人。

英国不少城市在19世纪40年代相继颁布了改善住房和卫生状况的地方法规,规定了建筑居民院落的最低宽度、两排房屋的最小间距,并规定房屋两面都必须开窗。1934年成立的美国纽约住房局在1941年之前完成了10项公共住宅建设项目,提供了55465套住房。廉租房建设后来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所继承,尤其新加坡早期的廉租房租金极为低廉,大多数贫民都能够承担。贫民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贫民窟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解决贫民窟问题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评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以前,并无乡村卫生组织及相关制度,20世纪20、30年代,在借鉴美英经验的基础上,乡村卫生建设才有所起色,但政府在乡村卫生方面的工作多流于形式,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知识分子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在部分地区组织了有限工作......共产党对乡村医疗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与西药管制,中国共产党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中医,推行以中医为主,融合中西医的乡村公共卫生模式。红军在部分条件具备的根据地对部分民众实行“医费免除,药费自理”的政策。

——摘编自刘洁《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研究(1927—1937)》等

材料二   据1964年统计,用于830万享受公费医疗人员的经费,比用于5亿多农民的还多,了解到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如此之大,毛泽东十分震怒并发表“六二六指示”:“医疗体制要改革……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医学教育用不着高中、初中毕业,高小毕业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在“六二六指示”精神指导下,短时间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百万计以上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赤脚医生1559214人、生产队卫生员3282481人。到1975年,全国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他们为农村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李德成《毛泽东与计划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医疗体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医疗改革。
3 . 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现代化历程


——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代史新的学科体系》整理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为例,评述该国在上述其中一个阶段的现代化之路。(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0-10-16更新 | 304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