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6世纪以前,中国的茶叶、巴西的砂糖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17世纪初期,砂糖和茶在欧洲都是在药店里出售的贵重药品。19世纪,英国城市工人的早餐普遍包含红茶、砂糖。这一变化说明(     
A.海外贸易缩小了贫富差距B.工业革命改变了地区性饮食习惯
C.殖民扩张提高了消费水平D.世界市场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2024-02-19更新 | 276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1869年11月,位于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成功通航。直至今天,它依然是世界上重要的运输通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伊士运河的历史

材料二   有关苏伊士运河的一组材料:漫画家笔下的英法争夺

1870—1895年苏伊士运河的运输状况

年份

船(艘)

货物(吨)

1870年

486

436609

1875年

1494

2009984

1880年

2026

3037422

1885年

3624

6335753

1890年

3389

6890094

1895年

3434

8448383

材料三   1956年,纳赛尔决定将苏伊士运河收回国有,用苏伊士运河的收益在尼罗河上修建阿斯旺大坝。当时,国际上要求由多国控制极为重要的苏伊士运河,但他没有在这一压力下屈服,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军队联合起来试图从他手里夺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他们的军事行动是成功的,但不幸的是,他们在外交上遭到了失败。他们并没有与美国进行磋商,因此遭到了美国的强烈谴责,并迫使他们撤军。苏联也表示强烈反对,因此苏联也获得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坚定支持者这一声誉。纳赛尔也赢得了极高的威望。

——[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以一个新的时间尺度重新划分苏伊士运河的发展史,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2)材料二中对苏伊士运河历史影响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说明理由。
(3)苏伊士运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生活在19世纪末的埃及普通民众会怎么看待这条运河?请加以说明。
(4)以19世纪50年代一位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对材料三的事件撰写一份时事新闻稿件。(要求:史论合,观点正确,逻辑清晰)
3 . 天花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曾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全球天花根除认证委员会于 1979 年签署认证书,宣告人类消除天花疫病。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西蒙森说:“当时苏联和美国正在进行合作……这是多边体系最伟大的成就。”材料旨在说明(     
A.疫情推动各国意识形态的改变B.抗疫需要全球各国间团结合作
C.公共卫生政治化促进医学发展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抗疫成效
2024-02-02更新 | 272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全真高考模拟检测(十)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2021年12月,日兰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庄寨段正式开通运营,菏泽首次接入全国高铁网。菏泽至北京、济南最快分别2小时59分钟、1小时23分钟可到达,这一铁路线完善了区域路网结构,增强了鲁南和中原地区交通互联互通性,将有效带动沿线城市经济发展。这表明(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界限
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D.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地区的农民多从传统的棉稻种植转向蔬菜种植,每年六七熟,获利较多,洋葱、马铃薯、“欧洲种”花菜等种植者日多,蔬菜在当地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转变(     
A.得益于稻粮产量的迅速提升B.实现了传统产业向近代转型
C.满足了民族工业的市场需求D.反映了上海近代城市化特点
2023-11-19更新 | 314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6 . 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番薯、番茄、番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这种命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不断解体B.天下观念不断进步
C.贸易体系逐步转换D.朝贡关系强弱变化
2023-09-21更新 | 346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17世纪,英国与荷兰激烈争夺香料贸易的独占权。1621年,荷兰采取“废掉香料森林”的做法,下令将摩鹿加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上的香料树全部砍掉,以达到在其他岛屿控制生产和贸易的目的。荷兰殖民者的做法(     
A.改变了殖民地生态结构B.导致了罪恶的奴隶贸易
C.有利于自由贸易的发展D.摧毁了殖民地香料贸易
2023-07-01更新 | 554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1年12月,日兰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庄寨段正式开通运营,菏泽首次接入全国高铁网。菏泽至北京、济南最快分别2小时59分钟、1小时23分钟可达,这一铁路线完善了区域路网结构,增强了鲁南和中原地区交通互联互通性。这表明(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B.经济版图开始突破地域界限
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D.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023-06-27更新 | 320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1世纪开始,英国农业技术持续进步,但耕地数量有限,而人口却持续增长。……为了缴纳高昂的税收,大部分的农民开始出售更多的农产品以换得现金。这就打开了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贸易模式新局面,一些当时视之为奢侈品的货物,如香料、丝绸、水果、皮革和美酒等,也开始了长途贸易。同时,大量农奴逃往城市。一年零一天,是逃亡农奴进城后获取人身自由的时间标识,而“自由人”(freeman)则是自治城市早期市民的正式称呼。经济的发展需要工商业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城市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发源地。工商业活动也加深了对世俗生活和今生幸福的理解。

材料二英国近代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进行的。从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1861年,全英国就已经有16个城市人口超过了10万。到了1911年,人口过10万的城市增加到了42个。英国的近代城市化运动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多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对经济并不干预,对城市建设也没有规划。这样的城市化发展就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英国的城市化开始之前,英国经济的重心集中在伦敦和伦敦的周围区域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原有的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却逐渐衰落,新的城市都建立在西北部地区,而英国的人口和经济投资也向北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英国城市复兴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023-04-29更新 | 190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研究,辽河流域距今8000年前的“华夏第一村”兴隆洼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原始龙纹中蕴含了冬至日北斗天象和赤道星宿,红山文化时代的易学体系、数理逻辑也是基于辽河流域史前发达的赤道坐标天文观测体系。这说明(     
A.天文学的进步使人类走向定居B.聚居生活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C.中国原始村落孕育了国家雏形D.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