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1820—2011年中国人口及城市化率略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万人)城市化率(%)
18203737723506.3
18933367726687.9
194954167576510.6
19606620713075.8819.75
199211717132374.3527.63
201113473569078.6351.27
A.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于鸦片战争前
B.新中国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而加快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D.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2 .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葛天氏(远古部落名)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歌曲):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C.原始农业获得一定发展D.神权政治色彩明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期的资本主义商业离不开战争,达·伽马屠杀了阿拉伯人、印度人——为了垄断香料贸易,香料战争使香料成了飘散着血腥的香味。“肉豆蔻树(它也可制出豆蔻香料)的分布局限于摩鹿加,在那里,丁香的分布只是局限于群岛中的几个小岛。因此,摩鹿加成了欧洲列强争夺的最有价值的地方。这里也是欧洲人从东西两个方面深入全球的交汇点和冲撞点。……在1526年和1528年,更多的西班牙人从东方来到这里,与葡萄牙人在摩鹿加进行了一场断断续续的战争……”遥远的距离使西方人很快学会了殖民于香料群岛,建立一个个据点、堡垒控制漫长的香料贸易航线。坚船利炮的进攻使他们的经济利益实现了最大化,因此,这段历史也可以称之为香料贸易战争。

——摘编自包来军《明朝香料朝贡贸易与西欧香料战争贸易比较》

材料二   下图为葡萄牙香料贸易发展趋势图


——摘编自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香料贸易战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葡萄牙香料贸易发展的最终趋势并分析原因。
2023-12-1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4 . 黍和粟都是小而圆的谷物,构成了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最早遇到的烹饪风格的基础。那里的农民生活在小村落里,房子是半地下的,屋顶上盖着厚厚的茅草以抵御冬天的严寒。被洪水和风从上游草原上带过来的粟,像补丁一样散布在黄河谷地,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生了根。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A.村落推动中国古代农业产生
B.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水平制约居住形式
C.黄河流域黍粟复种已经相当普及
D.北方旱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有(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年210105 93 8 2 2
1880年3731691751658
1890年61722433134919
1900年790284402602024
①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密切了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全球水陆运输网络的形成   ④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 . 以下是《国情报告》刊载的我国1955——2008年全国办合作医疗的村占村的比重变化曲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50年代大量涌现的乡村医生为农村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B.6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了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发展
C.80—90年代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使合作医疗失去依托
D.21世纪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并惠及全国农村
2024-04-15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东汉与盛唐城市分布的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朝代

统计年份

黄淮地区

长江—珠江地区

西北

总数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东汉

140

700

59.3%

383

32.4%

98

8.3%

1181

100%

盛唐

740

615

37.5%

964

58.8%

60

3.7%

1639

100%

A.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B.水运交通主导城市分布
C.南方社会比北方更稳定D.关中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

材料二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点:持续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特点: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20世纪90年代,特点: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摘编自任素君、郑旭东《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就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边界从一国国内拓展到国外的过程。市场机制需要一定的制度框架来规范其交易行为,这种国际间制度框架的形成属于经济一体化的范畴。国际经济一体化可以通过某个中心国家(一般指霸权国家)的国内制度向外延伸来形成,也可以通过世界经济中参与国平等协商而产生。

——摘编自雷达《国际经济协调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什么问题?这一做法的影响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对经济的不断调整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学知识,指出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的三大组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代中国,真正的城市化开始了。但是城市化的开始却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列强各种形式的入侵的刺激之上。”对此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近代中国的城市化得以发展
B.近代中国的城市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外来侵略之上
C.若没有外来侵略中国将不会出现城市化
D.近代中国的城市化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2020-09-07更新 | 515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