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初,英国城市化程度要低于除中欧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18世纪60年代以来,兰开夏郡就发展成棉纺织业工业区,而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等工业城市迅速成长壮大,此后,煤炭工业中心和炼铁中心也出现了大批城镇。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位于交通咽喉处的城镇也繁荣起来……这些城市的发展都是自发的,因而在城市布局上显示出天然性、不平衡性。1801~1851年间,英国纺织业城市人口增长率居第一、其他如港口城市为214%,制造业城市为186%,城市发展规模非常惊人。城市化使英国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不仅仅牵涉到物质生活的改善,也牵涉到精神领域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管理均有令人瞩目的转变。从1750~1851年间,城市化水平即由10%提高到50%,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完成城市化的国家。

——摘编自陆伟芳《英国近代城市化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材料二   近代部分年份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全国总人口数(万人)城市人口数(万人)城市化率(%)
18203737724206.5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146884510610.9
194954167576510.6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英国相比,中国近代城市化迟滞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年,美国通过《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美国的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后,英国、德国等几十个国家纷纷效仿美国,相继提高了关税率,对本国市场采取保护措施,国际上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造成任何人都难以向美国出售任何东西的局面……导致了大萧条在全球扩散。”

——摘编自刘振环《美国贸易政策取向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中国正加快努力,构建一种不受美国影响、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架构,以重塑世界贸易体系。中国于2013年启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14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参与。截至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超过了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额总和。

——摘编自【英】詹姆斯·金奇《中国计划以自己的方式重塑世界贸易》

(1)根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30年代国际贸易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重塑世界贸易体系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你的三条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01900年,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商品数量成倍增加,世界上许多彼此分离的地区之间第一次出现了竞争或者说竞争更加激烈。成千上万的产业工人的生活水平开始取决于海外供应的维护状况,数以百万计的初级产品生产者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世界另外一半有时出现的市场波动。早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屠宰厂利用冰库作为天然冰箱;到1886年,冷冻车已投入常规运营。1875年,使用天然冰块和人工风扇冷冻的纽约冻肉第一次运到英国。美国和西欧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也给国际贸易创造新的发展机会。

——摘编自[英]H. J.哈巴库克、M. M.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从欧洲到中国的航路缩短了四分之一,并加速轮船取代帆船的过程,使运输时间减少一半以上。1871年上海与欧洲的海底电缆建成,上海洋行可与伦敦直接通电报。按银两计算,1864年贸易总值为94865000关两,1894年增加到290203000关两。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增长仍落后于进口增长。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仅占8%,而消费资料占90%以上;出口商品中,农业原料在1893年占15.6%,到20世纪30年代占45%左右,而制成品由56%退居到34%。

——摘编自王永起《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唐宋时期,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周边国家大量的僧侣和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文化的同时,也将茶的种植方式传播到了各自的国家和地区。譬如朝鲜和日本,茶文化传到这些国家后便与本国的文化相融合,催生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茶文化。……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在海外的殖民贸易在本质上是以国家组织的形式对落后地区的资源掠夺,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的茶文化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传播。

——吉峰《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渠道》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到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茶叶成为英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很长的时期里,在英国形成了一种“中国热”,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无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曾经达到每年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些前所未有的财富为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

材料三 在第五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上,来自三个国家80个节点城市的政府代表、10余个国际国内组织、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就复兴万里茶道、加强城市间合作进行交流,共商经贸文化合作大计。“一带一路”提出了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其中之一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刑广程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构建就是现代版的“万里茶道”。

——新闻稿《中蒙俄致力复兴“万里茶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材料四   2023年度“茶之道”国际峰会于5月21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致辞,强调中国茶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发展下,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名片,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为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前中国茶文化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茶叶贸易发展可以借助哪些因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茶文化在全球传播的意义。
2024-04-04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管理,一直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服役于官营手工业的劳动者,许多是民间工匠注籍匠户后世代以无偿劳役形式艰苦劳作。官营手工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内部技术分工十分细密。有学者认为,“各种规模庞大的官营手工业,虽然都是政府的官设机构,但都具备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条件,并具备了工场手工业的基本性能”。有学者还指出,官营手工业“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中“指挥工作”的是“由政府派遣的官吏”。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材料二   汉代私营手工业主要集中于盐铁业。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后,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也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明清时期,江南出现许多工商业市镇,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摘编自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到清代私营手工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4-04-04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北朝的梁朝时,南海的林邑“其国俗,居处为阁,名曰干阑,门户皆北向。”南齐时,“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民户不多,而俚獠猥杂,皆楼居山险,不肯宾服。”宋朝时,中宿县(今广东清远县)“俚民皆巢居鸟语”。

——摘编自《梁书》《南齐书》《宋书》等

材料二   江西省部分朝代村落基础数据统计表

朝代

新增古村落/

/

累计/

区域比

(北:中:南)

人口密度

/·km-2

古村落密度

/·km-2

赣北

赣中

赣南

唐以前

11

7

0

18

18

1.57:1:0

\

1.08

唐代

29

36

3

68

86

9.67:12:1

11.4

5.15

宋代

52

86

22

160

246

2.36:3.91:1

32.7

14.74

元代

4

7

3

14

260

1.33:2.33:1

43.0

15.58

明代

30

32

19

81

341

1.58:1.68:1

58.1

20.43

清代

3

4

4

11

352

1:1.33:1.33

127.0

21.09

合计

129

172

51

352

352

2.53:3.37:1

\

21.09

——摘自黄桃红《江西传统古村落丛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朝至宋代广东部分地区民居的特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江西省村落的发展情况。
2024-04-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初期,“言者谓江北之民杂种诸谷,江南专种粳稻,虽土风各有所宜,至于参植以防水旱,亦古之制”。宋太宗“于是诏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江北诸州,亦令就水广种粳稻,并免其租”。1011年,真宗又“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这是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的稻种,又自福建移种于江淮地区。粮食品种交流,不仅提高了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18世纪初,为提升国家实力,许多欧洲大国开始从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引种外来高价值植物,并逐渐形成全球植物流动网络。美国建国初期,在科学实用主义理念的影响下,托马斯·杰斐逊力图通过掌握前沿的植物学知识,建立实验性的园圃,积极参与欧洲国家构筑的全球植物流动网络,实现对外来高价值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及经济植物等的引种与推广,最终达到改善美国农业经营模式,增强粮食自给自足能力的目的。尽管杰斐逊引种外来高价值植物的实验大都以失败告终,但仍有部分植物被成功引种和推广。

——摘编自张鹏《杰斐逊的植物引种实验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材料三   大豆原产自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孙中山在《实业计划》(1917~1919)之“衣食住行”中叙述了“大豆工业”计划。该计划设想,一方而,在国内设立新式工厂,以西方工业生产模式革新中国传统手工经营方式,为民众提供优质平价蛋白;另一方面“于诸国大城市设立黄豆制品工场,以较廉之蛋白质食料供给西方人民”。孙中山将欧洲战争作为中国输出大豆的国际机遇,以中国传统的优质植物蛋白置换效能转化率低下的动物蛋白。他曾于1909年参观了好友李石曾在法国开设的豆腐公司,该公司斥巨资打造了当时最先进的豆制品机械流水生产线。孙中山宏伟的大豆出口计划就是以豆腐公司为蓝本规划的。但该计划仅停留在纸上,并未实施。

——摘编自王书吟《素食、科学与反殖民——全球史视野中的孙中山“大豆工业”计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粮食品种交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引种和推广外来植物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大豆工业”计划的用意及其国际背景。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制于20世纪初国家意志和整体工业水平的低下,苏联在20年代所生产的飞机和发动机多是进口飞机的复制或改良版。而斯大林认为,苏联要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必须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1930年初,航空工业托拉斯改组为苏联国民经济委员会全苏航空工业联合体。随后,一大批飞机和发动机生产和设计单位陆续成立。1936年,赴美学习的代表团提交了有关美国飞机制造及管理经验的报告。19331938年,苏联航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飞机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突破,研制出飞行速度超越外国同类机型的新一代高速战机。1945年战争结束后,苏联一跃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一流航空大国。至60年代中后期,除部分民用航空器外,苏联在军事飞机各领域的设计和制造的技术水平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摘编自刘凡、华盾《苏联航空工业的兴衰及启示》

材料二   朝鲜战争爆发后,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重点发展了六大飞机修理厂。1960年,随着苏联撤走援华航空专家,中央军委下达通知,建立统一的中国航空研究院。此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三线建设”的调整中,航空科研建设项目未能被列入重点确保范围,但航空人对航空产品研制的热情依旧高涨。1975年,我国从英国引进“斯贝”发动机技术,并于1980年实现国产化。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航空工业实现了向市场主体的转变。1995年,航空高科技的国家战略定位得到了重新确立。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向商用飞机研制领域中最高难度的宽体客机发起挑战。

——摘编自铎恩《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航空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中苏航空工业发展的启示。
2024-04-0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建立以后,陆上设置驿道,贯通全国各地,驿道沿途设置驿站,全国共设有1639个,接待过往的使者和官吏。主要的驿道有:从长安经太原,往东至幽州,往西可至回纥道;从长安经洛阳,可接渤海道、幽州、扬州;从长安经兰州,接安西入西域道;从长安经成都,可以到南诏;从长安往南经襄阳、长沙,接广州。水路交通方面,各主要河流都可通航。大运河是重要的交通路线德宗时大运河因藩镇叛乱被阻断,东南漕运不通,引起朝野的极度恐慌。贞元二年(786年),江南漕米运到陕州时,德宗高兴地对太子说:“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韩时勉《关于<唐朝国内外的主要交通路线>图》


根据材料、概括唐朝交通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024-04-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影响、意义类非选择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中国出现了大量“官督商办”企业,这些企业名为“商办”,实由官府控制。现代股份制企业要求以严格、科学的经营管理作为保证,否则,企业就根本不可能有效地运作。所以,“官督商办”企业的腐败性是它们适应不了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直接原因。其结果引起了“官督商办”企业本身及其从业人员的分化与转化。

——摘编自(美)费维恺著,虞和平译《中国早期工业化》等

材料二   随着贸易半径的扩大,特别是海外贸易的兴起,英国商人在继承了旧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合伙制的组合形式,最终开创了具有近代意义的股份公司。到17世纪末,英国商人不再用获得特许状就可以成立一个法人企业,摆脱了国家对股份公司的控制,具备了私人企业的性质。

——摘编自李新宽《重商主义时代英国企业组织制度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早期企业的不同。
2024-04-0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比较异同类非选择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