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美国在国内的小麦交易中心和港口建有一系列装、卸及除虫自动化的大型终端仓,容量可达百万吨以上。仓内的小麦多从麦农合作协会、谷物公司或乡村商人那里收购,检测定级(按蛋白质含量等多种参数分为七大类五等)后再进行分级存储。21世纪的头20年里,美国小麦仓储占世界小麦仓储总量的比重基本上都在12%左右。这反映出美国小麦收储(       
A.为政府所垄断B.依托现代科技C.区域分布不均D.意在操纵粮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10年,罐装食品实验成功,烹饪开始从家里的厨房向工厂转移。1836年,约瑟夫·科林公司生产的沙丁鱼年产量10万罐,到1880年,法国食物罐装工厂每年产出5亿罐沙丁鱼罐头;同时,机器被运用到面包、饼干、浓缩牛肉汁的批量生产和销售。20世纪前半期,随着冷冻、保鲜技术的应用,新鲜蔬果、肉类,连同各种加工食品出现在全球各地。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汉堡包、热狗、三明治、意大利面、比萨饼、美式炸鸡、法式炸薯条等快餐以烈火燎原般的速度占领着全球市场。到了1995年,美国快餐店有1218万家,占全美餐饮业的42.16%。而创建于1930年的美国炸鸡快餐连锁企业肯德基,迄今已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拥有11000多家连锁店。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饮食活动被纳入新的全球体系中,食品生产、贸易日益扩大,一方面:致使我们的饮食文化中既有古代的成分,又有现代的成分,还有后现代的成分;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被日益重视。从理性的角度讲,饮食要在具有卫生保障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营养,而且这种营养的提供越便捷越有效率。

——据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以来全球食品生产与供应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饮食活动被纳入全球体系的影响。
2024-01-3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铃薯(俗称洋芋)在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土,从东南沿海至北京,当时仅是皇室、显贵盛馔。乾隆年间推行垦荒增粮,马铃薯承担了重要角色,八旗子弟也以油炸、烧烤马铃薯为食。汉族人以为八旗子弟吃洋芋让人长得帅气,变得强壮有力,于是出现“吃洋芋,长子弟”之说。嘉庆年间,人口成倍骤增,适应性强的马铃薯种植已经遍及山南海北,垦者达千百万计,局部地区甚至以其为口粮,“吃洋芋,长子弟”遂成为中国人情结。

——摘编自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等

材料二下表马铃薯与英国餐桌文化

时间“马铃薯与英国餐桌文化”大事记
1589年伦敦市长向英王报告“一部分失地的下层人以小块土地或盆栽种植马铃薯充饥。”
1649年威斯敏斯特教堂红衣大主教修订教义,宣布“马铃薯也是上帝的恩赐之物。”
1815年议会通过《谷物法》,将马铃薯与小麦、稻谷、玉米等并列为谷物并征收高额进口税。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机器标准化加工的马铃薯罐头成为英国军事储粮之一。
20世纪初马铃薯食品(土豆泥、土豆派、土豆威士忌等)逐渐成为英国餐桌文化亮丽的风景。

——据史蒂文·托皮克《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及社会影响》等整理

材料三甘肃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2022年底,马铃薯制品生产能力达 70余万吨,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340亿元。马铃薯从“救命薯”到“温饱薯”,从“脱贫薯”到“小康薯”,再到“振兴薯” “营养薯”,极大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

——摘编自王朝霞《“小土豆”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国人“吃洋芋,长子弟”情结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铃薯逐渐成为英国“餐桌文化亮丽风景”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马铃薯推广开发为例,说明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可借鉴的经验。
4 . 二战后,美国视粮食为外交谈判的工具和输出其意识形态的载体,力图通过农业跨国公司实现对全球粮食、农业以及土地的控制和占有。这促使各国要(     
A.抑制城市化的发展B.推动粮食结构变革
C.促进农业的机械化D.注重农业耕地安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3年,我国推动粮食流通商品化、经营市场化,但因国内供需紧张,当时规定小麦、大米、大豆、玉米等大宗粮食仍由国有粮食部门独家收购,限价销售。直到2000年,国内储备粮充足及市场平稳后才放开销售。这些举措意在(       
A.全面落实统购统销政策B.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C.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D.试行家庭联产承包
6 . 2000年,袁隆平的超级稻研究达到了百亩片平均亩产700千克以上的目际,此后,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先后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平均亩产800千克、900千克和1000千克的奋斗目标,使中国起级稻研究遥遥领先于世界。这反映了我国(     
A.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精神B.科技水平迈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C.水稻新品种在各地大面积推广D.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美国农业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2023-06-21更新 | 3615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绵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检测历史试题
9 . 我国古籍文献中有“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亡”“粜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贵五谷而贱金玉”等经济主张,据此可推知这些主张(     
A.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形成B.深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C.再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D.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2023-05-1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近年来,中国陆续出台众多冷链物流相关政策。专家认为,发展冷链物流,可促进诸如农产品、水产品、畜禽肉类等的商品流通,降低资源损耗。由此可知,冷链物流的运行(     
A.由国家主管部门负责B.提高了物资的利用率
C.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D.满足了人们生活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