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以及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相关表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A.法国农业机械以大型农业机械为主B.墨西哥培育出杂交水稻并得到推广
C.中国较早掌握了机械通风储粮技术D.联合国设有与粮食有关的专门机构

2 . 1997年,我国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提出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1998年,我国又修订了土地管理法;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强调:“十八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这些政策(       

A.确保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B.实现了我国粮食的完全自给
C.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D.促成了我国农业的均衡发展
3 . 二战后,美国视粮食为外交谈判的工具和输出其意识形态的载体,力图通过农业跨国公司实现对全球粮食、农业以及土地的控制和占有。这促使各国要(     
A.抑制城市化的发展B.推动粮食结构变革
C.促进农业的机械化D.注重农业耕地安全
4 . 20世纪初,美国农业部化学局局长韦利多次向总统及国会提出食品监管的政策建议。同时,一些小说和文章披露了食品行业的黑幕,激起了公众对食品质量的危机感。最终,《纯粹食品药品法》等一系列法律获得通过。这反映出(       
A.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B.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
C.人民生命健康权被重视D.食品药品质量获得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保山坝,是保山农业的代表。史料记载,远在殷商时代,保山坝土著居民“濮人”已向商朝纳贡。保山坝人更是以吃苦耐劳的“大肋巴”精神,精心耕耘着自己的家园,逐渐摸索出一整套向大地要粮的过硬本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惠农政策。保山积极响应国家政策,1990年在保山坝6个乡(镇)50个行政村(办事处)建设10万亩吨粮田,并组织吨粮田指挥部负责实施。新型两系杂交粳稻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十四个“保大麦系列”新品种通过国家品种登记。保山市啤饲大麦高产栽培五年创五个全国第一。1957至1995年,保山地区累计调出84.8亿公斤粮食支援全国各地,2018年保山市粮食已连续十五年增产,被人们赞誉为“滇西粮仓”。

——摘编自郑家文《保山市粮食生产发展的辉煌历史成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保山粮食生产发展的措施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保山粮食生产发展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3-08-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2019年,我国冷库总量达到约6053万吨,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56%。全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为21.27万台,较上年增长3.27万台,同比增长18.16%。这说明我国(     
A.食物生产集约化水平提高B.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C.冷链市场的政策环境改善D.食物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
7 . 有学者指出,食品生产日渐集约化,食品加工业越来越配合耐久性消费品产业所设立的模式,供给变得机械化,配销经过重组,用餐时间随着工作模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该学者意在说明(     
A.全球化转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B.食品多元化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C.工业化改变了食品生产方式D.城市化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8 . 黎阳仓是隋炀帝东征辽东的后方粮食物资供应基地,对隋军东征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之前粮仓大都处于地下,而黎阳仓从地下仓窖发展到地上库房。这表明(  )
A.黎阳仓是已发现的古代最大粮仓
B.古代粮食储存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C.统治者认识到粮食储备的重要性
D.隋炀帝具有以农立国的战略眼光
9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应用,网购生鲜产品已经成为大家首选的购买方式。要确保产品的新鲜质量,主要应该(     
A.发展冷链物流B.推动机械化生产
C.实施集约经营D.推广人工智能
10 . 1999年,欧盟首脑会议就“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达成了《2000年议程》改革方案。方案中给予符合要求的年轻农民一次性2.5万欧元的资助;对提前退休的农民给予总额为1.5—3.5万欧元不等的资助。该方案表明,欧盟(     
A.高度重视食品安全B.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
C.日益完善福利政策D.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