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中国古代的翻车与筒车。这些工具(     
A.缓解了洪涝灾害的危害B.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得益于劳动者实践创造D.体现出我国灌溉技术领先于世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民初,随着汉口镇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武汉与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武汉棉业贸易格局在外力冲击下开始重塑。早期工业化的推进使武汉地区棉业从生产到销售环节发生了系列变革。

材料二   1920年—1932年中国进口各国棉花情况表

年份国别印度美国日本其他总计

%%%%
192041896460.9340494.916197823.57350510.7688496
1922137006973.71553198.430289516.3295871.61857870
192466926754.31071808.742654134.6284872.31231475
1926152903354.750642418.173396426.3261970.92795618
192898167350.848923025.344773523.2146520.81933290
1930194168155.8114387432.935059110.1450781.33481224
193242601411.5310235183.4889342.41022302.7371952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武汉地区传统、近代棉业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变这种现象的合理对策。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皆大力士)从后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摘编自《淮南子·主术训》


史料二   罗马共和国末期,奴隶人口一度达到意大利总人口的25%。这时候,很多大贵族用奴隶作为自己田庄的主要劳动力,并进行专业分工和统一指挥。古罗马学者瓦罗的《论农业》对此曾有非常详尽的论述。据他记述,当时有的奴隶制庄园规模很大,一个橄榄园面积就有120犹格,约相当于480亩,可见当时奴隶主们拥有土地之多,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摘编自孙明良《从瓦罗的〈论农业〉看古罗马农业的经营管理》


【探究】
(1)史料一中的文字信息及图片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有何影响?
(2)罗马共和国时期,奴隶的来源有哪些?奴隶制庄园的影响是什么?
2024-02-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4 . 《大明律》专设《工律》一篇,对官府营造的申报审批、营造所需材料、财物、人工、制造器物的品种规格等都作了严格规定,违反者治罪处刑。由此可知《工律》(     
A.维护了传统经济政策B.私营纺织业受到限制
C.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D.打断了资本主义萌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轧花用搅车沿用明代的脚踏机,但增加了一个飞轮。利用飞轮的惯性,不但可以省力,而且使车轴旋转得更加匀速平稳。棉纺车大体承袭了前代工艺,分为手摇式和脚踏式两种,锭子数通常是1-3锭。苏、冀、湘、贵、川、闽等地都生产过一些颇负盛名的布,其中尤以江苏的松江布最负盛名。此外,南京棉布也颇受关注,1833年出版的《中国博览》说:它“在颜色和质地方面,仍然保持其超过英国布匹的优势地位”。而冀州布之精美亦可与松江布匹敌。

——摘编自何堂坤《中国古代手工业工程技术史》

材料二   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两年后,他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克罗姆福德建立了纺纱厂,几百名工人跟随机器节奏而劳动,此后,源于棉纺业的工厂制生产模式逐渐在全国推广,这也推动了织布业的技术革新。1787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自动织布机,并在敦卡斯特建立织布厂。到19世纪中期,动力织机基本普及。但是使用水力机,工厂只能设在水流湍急、落差较大的河边,河流的流量及落差存在季节性差异,造成工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化。1782年,瓦特制造出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诺丁汉郡一家棉纺厂引入蒸汽机,蒸汽动力取代水力的巨大优势逐渐体现出来。随后,一些新建的工厂直接引入蒸汽机,使用水力机的工厂也逐渐改用蒸汽机。1791年,蒸汽机开始进入英国的棉织厂。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中期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朝前中期中国棉纺织业相比,18世纪中期后英国棉纺织业生产的不同,并简析其对英国的影响。
6 . 据晚唐陆龟蒙《耒耜经》记载,适宜江南水田耕作的江东犁由11个部件构成,与前代相比,其犁辕改直为曲,犁重减轻,单牛可牵引;其犁壁能掀翻破起的土块,利于深耕;添置了犁评,可调节入土的深浅。据此可知,江东犁的出现(     
A.表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趋发展
B.说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C.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D.瓦解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态
7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至隋唐,北方广大地区为预防游牧民族的侵扰,建立坞堡,坞堡内以宗族集团为核心,拥有部曲。部曲各有自家的私有经济,但对坞主负有封建义务,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和土地……在这种制度下农民的依附性较强,而独立自主性较差。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动荡,农民在政治上要依靠地主的保护,而在经济上要依靠地主的支持。这种经济、政治上的依赖,导致了人身依附关系。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庄园制度的特点是它的自给自足性。它的经济基础是土地,又依靠分散的手工业。西欧封建制度的经济单位是村社(公社),在村社(公社)里,男女数十人,彼此间大都是亲戚,分摊土地,一起工作,共同占有大多数东西。在农民之上的是贵族等级集团,或者是世俗领主,或者是主教,修道院院长,或者是诸侯和国王,以及名义最高的皇帝和教皇。领主们负有保护庄园的责任。他们靠租赁土地和使用农奴来进行耕种,靠收取罚金和司法审判费获得丰厚的收入。

——摘编自【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坞堡的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国的坞堡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异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产工具又称劳动工具,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它被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起传导劳动的作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发展上开始的。生产工具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起根本性作用的。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的过程,让人类的双手解放出来,让人类社会的发展获得动力。

——摘编自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种生产工具,以具体史实阐述该生产工具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求:选择的生产工具要具有时代特征,阐述时须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丰富多样的考古遗物展示了当时人们生活方式、农业活动及较高的建筑技术与手工艺水平,彰显了古代人类的智慧。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的有(     
①最早使用骨针缝制兽皮                           ②饲养猪和狗
③制作精美的玉器                                     ④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3-12-04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选必二·期末考前必刷专题之高频选择题50题
10 . 河西走廊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图1和图2是这些壁画墓中出土的两幅壁画。两幅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图1   撒种耕地图                                                图2   打麦场
A.庄园式劳作的出现B.铁犁牛耕全国普及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D.稻麦复种得以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