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已出土的汉代涉及牛耕体裁的画像石主要集中分布在陕、鲁、苏、甘、内蒙古等省区,而关中、中原、成都平原等核心农区却鲜有发现。 以下选项可解释该现象的是 (     
A.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 (《周礼》)
B.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
C.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 (《续封泥考略》)
D.武帝始开三边,徙民屯田,皆与犁牛。 (《后汉书》)
2024-01-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古早期,土地耕种一年后休耕一年的二田制是西欧诸国最为典型的农业耕作制度。13世纪,重犁和马挽具的广泛应用使三田制得以在英国推广,大量村庄和庄园努力减少它们的休耕地。由此可知(     
A.庄园式劳作普遍存在于各文明区域B.农业技术创新引发土地所有制变革
C.劳动工具进步助推社会生产力提高D.中古欧洲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3 .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耕犁也有所革新,除制造全铁的犁铧外,还创造了犁壁。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A.铁制农具广泛使用B.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农业生产体系完备D.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2024-01-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经考古发现,辽宁省朝阳市发现的唐朝坟墓中出土了数十件唐代铁农具,主要有锄、镐、锸、铲等,还有粮食加工工具及马、牛、羊、猪等动物陶瓷,与中原唐墓里文物相比,造型风格基本一致。这反映出朝阳地区(     
A.中原农耕技术广泛传播B.农耕文明起源相对较早
C.政府重视农业技术推广D.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大

5 . 据睡虎地秦简记载,农业生产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必须上报。其中,《田律》规定了上报的行文要求:一是报告受雨、抽穗及未耕田地的面积数;二是报告降雨量和生长期受益田地的面积数;三是报告受灾田地的面积数。这体现出秦朝(     

①“以农为本”的治国方略                           ②社会治理措施具体细致   

③统治者具有居安思危意识                              ④赋税沉重,田赋税率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下列选项中,能集中代表公元前2000年左右欧亚各地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是当时农耕社会、草原社会和森林社会的资源与技术交流相结合的产物是(     
A.楔形文字B.青铜技术C.马拉战车D.制铁技术
7 . 下图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汉代牛耕画像石,出土于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画像中二牛抬杠犁耕,农夫单手扶犁,旁边还有一个妇人正挑着担子为农夫送饭,农夫后方还有一儿童提篮播种。这一文物反映出(       
A.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开始确立B.生产方式具有多样性
C.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D.农耕家庭的劳作场景
8 . 近年来,西安附近出土了许多汉代铁农具,不仅数量多, 种类也比较齐全,如铧、 锄、 镰、 铲、铺等。从不同地点出土的同类铁器,形制、大小几乎相同。这说明汉代(     
A.农业生产由政府组织B.铁农具生产日益标准化
C.铁农具开始广泛使用D.农业劳作方式的多样化
2024-01-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河南郑州的裴李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主要包括石镰、石铲和石磨盘等。其中,打制石器的数量约占10%,磨制石器的数量约占90%。这反映出裴李岗文化(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B.率先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C.工具制作技术的发展D.注重生产的精耕细作化
10 . 西辽时期,依照中原制度建立起了先进的封建生产关系,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呈普遍增长的趋势。这一时期新疆各民族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有____,铁器所铸的农具更为锋利,耐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铁铧犁B.坎土曼C.镰刀D.胡锸
2024-0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