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在唐代,政府艺徒制有严格的考核举措,“诸工作有不如法者,笞四十,不任用及应更作者,并计所不任赃、庸,坐赃论减一等。其供奉作者,加二等。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当官司,各减三等。”唐代这一考核举措旨在(     
A.强化工匠的人身控制B.确保官营产品的质量
C.加强手工技术的监管D.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2 . 《汉书·食货志》记载: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人于邑。所以顺阴阳,备寇贼,习礼文也。春将出民,里青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冬,民既人,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这一记载可作证(     
A.传统农耕的劳作方式B.铁犁牛耕得到普及
C.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D.多种经营方式兴盛
3 . 对比下面的两幅牛耕图,这种变化说明了(     
A.牛耕技术在全国推广B.北方优势更加明显
C.土地制度的根本改变D.南方经济快速发展
2023-07-2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出土了四件蜀锦提花机模型,堪称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提花机模型。下列选项中,与提花机朝代相同的是(     
A.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B.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
C.南阳杜诗发明冶铁工具水排D.马钧革新翻车并在民间广泛使用
2023-07-17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1月高三选考模拟(2)历史试题
5 . 在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个体农户经营,农民人身相对自由,经营比较自主。但在多子继承、土地可以买卖和兼并等条件下,他们的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条件不稳定,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这反映出(     
A.封建私有产权日益发展B.生产条件深受环境影响
C.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D.生产方式影响技术革新
6 . 唐朝政府鼓励养牛,规定牛繁殖超过三头,奖励绢一匹,同时还制订了养牛的饲料标准,通过学校教育方式传授治疗牛病的技术,建立牛市促进牛的市场交易。这些举措有利于(     
A.提升养牛业商业化水平B.加速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C.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D.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王祯《农书》记载,楮树(其皮为造纸原料)“种三十亩者,岁砍十亩,三年以遍,岁收绢百匹”;柞树“岁种三十亩,三年种九十亩,岁卖三十亩,终岁无穷”;经营漆树的民户,有的“资至巨万”。这些现象(     
A.表明当时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B.巩固了江南地区经济重心的地位
C.有利于解决当时严重的资源危机D.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战国时期“农本”思想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农业生产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得相应的金属农具出现革命性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改变了春秋时期在农业生产主要环节金属农具与非金属农具并存的局面,使铁制农具逐渐走向了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材料主要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农具(       
A.停留在原始的刀耕火种阶段B.由多种形式并存到铁农具主导
C.推动了春秋战国经济的发展D.是“农本”思想理念下的必然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秦代至西汉中期粮食价格变化表(单位:钱/斛)
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
最低价305000十余至数十30-805
最高价1600500百余
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A.政治局势持续动荡B.农耕技术得到发展
C.土地兼并受到抑制D.农民税负明显减轻
10 . 嘉峪关魏晋墓中有大量反映农耕业和畜牧业题材的壁画。如图是6号墓《犁地》壁画,一人一牛一犁,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对此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A.得益于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B.再现了西域民众生活安定的时代风貌
C.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见证了精耕细作下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