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东汉田庄画像石拓片。拓片图案分三层:上层为山间猎鹿,一人正弯弓射鹿;中层为兵器林立,两侧各有一妇女操作织机;下层为完整的酿酒过程,周围散养猪狗鸡鹅等家禽家畜。此画像石拓片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时期(     
A.小农生产比较普遍B.农业与手工业相分离
C.豪强地主势力强大D.渔猎与农耕已经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晋书·傅玄传》谈到曹魏政府对土地的管理,是以“不务多其顷亩,而务修其功力”为原则,并对晋初“耕夫务多种而耕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的情况提出批评,当时北方亦有“顷不比亩善"的农谚。这表明当时(     
A.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改变B.精耕细作农业备受重视
C.重农抑商政策得到贯彻D.传统经济政策得以实施
3 . 《公羊传》记载,“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司空谨别田之善恶,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三年一换土易居”。这一做法(     
A.促进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B.不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体现了土地经营的公平性D.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4 . 先秦时期,“深耕”一词就已经出现:如《孟子》中的“深耕易耨(除草)”、《庄子》中的“深其耕而熟耰(平整土地)之”等。这表明当时(       
A.牛耕技术不断发展B.精耕细作的理念已经出现
C.重农思想成为共识D.农业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5 . 据下表内容可以推断,战国时期(     
文明遗址出土实物(部分)
河南辉县战国魏墓铁农具58件,有犁铧、鏳、锄、雨、镰、斧等
河北兴隆县燕国冶铁手工业遗址铁范87件,有铁锣铸范、铁锄铸范、铁镰铸范等
广西武鸣马头安等秧山战国墓群铁香1件
A.铁器牛耕技术普及全国B.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C.政府提倡革新生产工具D.劳作方式转变成为可能
6 . 据考古资料显示,汉朝的铁农具主要有犁、耧车、镘、铲、镭、锄、镰、耙等,且每一种农具又 因大小和形制分为不同的式样,如犁就有重型犁和小型犁,犁铧的角度也有很大不同,适合不同地形和土质使用。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汉朝(     
A.青铜农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B.铁犁牛耕开始在生产中应用
C.铁制农具标准化生产得到推广D.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一定提高
2023-01-16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7 .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就起土农具而言,有锄、插、镬、铲、犁等;收割农具主要是镰刀;斧、锛等手工工具与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关系,如用于垦荒时砍伐树木。这体现出秦汉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流生产方式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C.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工具革新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2022-03-22更新 | 2098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摘编自汉代文献中关于蔬菜种植的记载。
记载出处
种瓠(葫芦)时,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数日,便合为一茎。留强者,余悉掐去
《氾胜之书》
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汉书》
三月“可种瓜”“封生姜”“别小葱”……六月“可种芜菁、冬兰、小蒜”“别大葱”《四民月令》
A.蔬菜栽培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产业结构合理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D.精耕细作水平较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