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D.礼乐制度的加强
2 . 明代史载,松江原本没有暑袜。有人使用尤墩镇所产轻薄棉布制成单暑袜,大受欢迎;所以松江本地新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的店主,把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表明
A.商帮开始介入商品生产B.江南市镇体系发展起来
C.家庭手工业已逐渐衰落D.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2021-04-24更新 | 2890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3 . 据《宋刑统》:“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宋代
A.食材以肉类为主B.重视食品安全
C.制裁强行买卖行为D.实践“以民为本”
2021-01-01更新 | 313次组卷 | 6卷引用:热点07“雪糕刺客”火烧不化——食品安全-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4 . 据学者研究,在希腊的经济结构中以葡萄、橄榄的种植、加工和海外贸易为代表的商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人口的大多数从事的都是与工商业有关的生产;农业在狭隘的公民集团内部尚不能普及,完全以农为生的人口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知,当时希腊
A.注重物质生活B.产业结构单一
C.海外贸易发达D.商业特征突出
2020-12-10更新 | 1285次组卷 | 21卷引用:专题十世界古代史:选择性必修(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5 . “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唐朝陈廷章的《水轮赋》描述的是
A.翻车B.筒车C.水排D.风力水车
6 .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
A.分封制宗法制瓦解B.富国强兵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思想碰撞D.铁器使用牛耕推广
2020-10-17更新 | 400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A.战国B.西汉C.南北朝D.北宋
2018-06-01更新 | 2649次组卷 | 33卷引用:选必二第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管子·轻重乙》中提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A.冶铁技术有所发展
B.铁制农具全国范围使用
C.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D.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形成
9 . (明代常熟谭晓、谭照兄弟)“居乡湖田多洼荒,乡之民多逃而渔,于是田之弃弗治者以万计。(晓与照)薄其值,买佣乡民百余人,给之食,凿其最洼者为池,余则围以高塍辟而耕,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梁为茇舍,畜鸡豕其中,鱼食其粪又易肥……悉罗取而售之。”该段材料反映着
A.千耦其耘的劳作方式B.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
C.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D.商品化农业集约经营
10 . 2011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  )
A.生产工具B.作战武器C.生活用具D.祭坛礼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