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2022年2月4日立春之时,经由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让全世界为之惊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小正》记载:正月,启蛰(立春);雁北乡;鱼陟负冰;田鼠出;梅、杏、他桃则华。商代卜辞里有分至日的完整记录,并以“析”“彝”指春分和秋分,意思是昼夜平分,又以“因”“九”指夏至和冬至,意思是白昼极长和极短。

战国后期成书的《礼记月令》中有八个节气的名称:(立)春、日夜分、立夏、日长至、立秋、日夜分、立冬、日短至。

汉武帝在位时颁行《太初历》,将一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节气”。

汉代是节气风俗文化成熟的重要时期,沿袭了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思想和刑德观念,朝廷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对应天道信仰,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也依照一年四季时令的阴阳流转规律来安排,形成了各具节气时令特色的民俗活动。

唐代高僧一行发明了“复矩”测量仪,能准确测出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四天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和漏刻昼夜分差。

北宋科学家沈括制订了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

明代崇祯年间,精通天文的徐光启联合汤若望用“定气法”划分节气,成为最符合天象的计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中国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但是,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却更加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

——整理自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023-10-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有多幅,其出土地点统计表如下。从如表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     
出土省区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汉墓、陕北
山东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两幅壁画)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A.北方水稻种植业较发达B.南方汉代无开发的迹象
C.北方牛耕普及程度领先南方D.当时牛耕已经基本普及
2023-09-3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和元丰元年(1078年)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据表可推知,此时(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贫富差距逐渐缩小D.自耕农的比例减少
2023-09-2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千耦其耘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D.集约经营
2023-09-23更新 | 184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万年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下面是秦简中关于秦代手工业生产的律令内容(部分)。这可用于说明,秦代(     
律令名称内容
《工律》“为计,不同程(规格、标准)者毋同出”
《效律》“殳、戟、弩,漆丹相易殴(也),毋以为赢,不备,以职(识)耳不当之律论之”
A.以法律形式确立重农抑商政策B.手工业技术具有相对保密性
C.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管理D.兵器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高
2023-09-1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

——摘自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材料二   与印度文明的松散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聚合和连续。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时序性强,逻辑严密,表述准确)
2023-09-1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7 . 出土于西汉海昏侯墓的青螭纹玉剑由新疆和田白玉打造,造型精美,作为装饰的玉剑璏(剑鼻)两端出檐下卷,底面有长方形穿孔,用于穿戴佩系,仅打造这一部件就运用了切割、钻孔、磨抛、掏膛、高浮雕等多种工艺和技术。由材料可推知,西汉时期(     
A.民营手工作坊技术水平高超B.丝绸之路贸易以奢侈品为主
C.官营手工业不计较经济效益D.诸侯王国频繁挑衅天子威仪
8 . 明代《天工开物》中详细描述了使用灌钢法炼制钢铁的场景(如图),手工业者将熟铁和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熔炼,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这一技术多用于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造中。这表明,当时(     
   
A.中国炼钢技术遥遥领先B.实践经验形成了理论体系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活动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实践
2023-09-08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四部分新考法专练3五育并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表述正确的是(   )
①商周时出现大量铁农具的范
②提花机成为汉朝成都纺织业的重要见证
③唐朝通过筒车借助水力灌溉
④唐宋时期放置支钉避免烧制过程中粘连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汉以来粮食亩产和总人口估算
   

注:古代缺少全国性的统计,根据张善余、吴慧等学者的研究数据整理估测,存在一定偏差,但总体上反映出粮食和人口的增长趋势。

——崔凯《谷物的故事》


阅读材料,围绕秦汉以来“粮食与人口”的关系,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9-0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