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代,北方人以黍、麦为主,南方人则以稻米为主。从饮食的角度看,稻米无疑也是人们最为常见的食物。北宋时期,南北之间的饮食习惯似乎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北宋都城汴京就有专门供南方人就餐的饭店,在相国寺北小甜水巷,“南食甚盛”。可知南食集中的街区在北宋都城还是很有名的。到南宋以后,随着北方移民的大量南迁,人口流动越加频繁,使南北饮食的交流更加深入,因而南北饮食差距逐渐缩小。

——摘编自游彪著《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材料二   丰富的肉食是上流社会炫耀其豪华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志。中世纪的贵族们为了尽可能长时间地食用某些肉类,必须对食物进行储备。长时间保存食物一般采取三种方式,即风干、熏制或用盐腌制。在斋戒期间,人们只能吃蔬菜和鱼类,主要是腌制的鲱鱼、鳕鱼干等。结果,杏仁、无花果等成了贵族们在斋戒期间的上等食品。

材料三   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农场工人的菜篮子几乎没有变化。在19世纪40年代,肉类仅占食品支出的16%左右,用于牛奶、黄油、奶酪、茶和糖等其他商品的钱也很少。工业家庭可以享用更多的动物蛋白和更多样化的饮食:每个家庭成员一周可以吃一次肉;他们还在土豆、奶酪、黄油、牛奶和进口商品上花掉了更多,工业家庭在茶和糖上的花费是农村家庭的两倍左右,约三分之一的矿业家庭和工厂地区超过四分之三的家庭都购买了咖啡。人们还购买了更多的调味食品,包括盐、胡椒、芥末、醋和麦芽;他们也买了少量的大米和葡萄干做布丁。在工厂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家庭购买了鸡蛋。

——摘编自【德】希施费尔德《欧洲饮食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发展格局与饮食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时代,欧洲社会饮食的主要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与英国饮食变迁的交互作用。
2023-01-26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1840-1920年国内市场商品量各时间段年均增长率表”。据此可知(     
   
A.①阶段因外国侵略从而导致了国内市场萎缩
B.②阶段因自然经济解体带来了进口商品增长
C.③阶段因资本输出带来进口商品增长率下降
D.④阶段因外国商品退出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棉花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量还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

史料二   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

史料三   考古学家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缠绕的棉布彩带。

材料二   早在1000年前,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棉花织造业就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织造业。在19世纪以前,亚洲一直是全球棉花产业的中心。

公元950年,在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欧洲,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巴塞罗那和意大利诸城有了棉纺织业。

12世纪末,意大利北部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棉花产业中心。

15世纪,德意志南部也出现了棉花产业。

18世纪初期,在发展棉纺织工业的过程中,英国人开展大量的间谍行动,窃取印度高超的生产技术。

公元1200-1800年,棉纺织品的制造和消费在世界各地稳步扩大:从中国、日本再到欧洲、北美,棉纺织品成为主要纺织品。

19世纪,法国最主要的贸易商品属棉纺织类;1860年,原棉贸易占美国所有出口货物的60%;同时期,印度、埃及、巴西等同样依赖以棉花为主的种植园经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棉纺织业的历史,分别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近代意义的“棉花帝国”形成的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16~1846年,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从43%增至68%,60年代达到97.5%。1828~1836年德累斯顿、卡塞尔、汉诺威和达姆施塔特成立了技术训练机构。1821年柏林技术学院成立,1842年把学制由两年延长为三年;开设算术、几何、数学、化学和矿物学等学科。这反映出德国(       
A.强调初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B.工人社会地位的普遍提高
C.教育发展迎合了工业革命需要D.国家统一加速了教育转型
5 . 虽然19世纪后期的英国有不少发明,但蒸汽时代的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依然居于主流。到19世纪末,英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主要背景是(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经济侵略的利器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
C.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程度不断加深D.宗教改革宣扬了勤俭节约的伦理观
2023-09-01更新 | 295次组卷 | 8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750年时,一方面英国的劳动力价格是法国、意大利的1.7倍,并且英国工人的工资上涨很快,另一方面英国是煤炭的富集国和生产国——其煤炭价格相对欧洲大陆便宜很多。材料反映出英国(     
A.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具备了改良蒸汽机的便利条件
C.与欧洲大陆的矛盾激化D.各生产要素成本比欧洲大陆高
2022-10-05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28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C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豆VS蒸汽机,哪个更伟大?

全球物种大交换过程中,土豆传入欧洲。18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亚瑟·扬游历英格兰东部时看到了一个即将进入新时代的农业世界。因为土豆如此高产,以食物热量的标准来衡量,其最实际的结果就是令欧洲的食品供给增加了一倍。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土豆的到来终于使这片大陆能够为自己供应正餐了。

在亚瑟·扬之后数年,亚当·斯密注意到,爱尔兰人除了土豆没有什么可吃,却依然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因为吃土豆,他们也是欧洲营养状况最良好的人,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的人们,不再会轻易被那个年代最大的杀手——传染病——害死了。亚当·斯密得出结论:“同样数量的耕地将会养活多得多的人口,人口将会增加”。事实证明,土豆被引进欧洲一个世纪后,欧洲人口总量大概翻了一倍。后来有经济学家说:“土豆的引进对近代时期的影响堪比蒸汽机的发明”。

——摘自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土豆VS蒸汽机,哪个更伟大?”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据统计,1750年,整个英格兰只有7件专利被注册授权,1830年达到180件,1840年激增至440件,1850年达到513件。在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格兰共有13227件专利被授权。据此推知,英国专利制度的实施(     
A.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解放
B.使英国获得殖民霸主地位
C.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
D.是英国垄断组织出现的内因
2022-07-14更新 | 46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8世纪,法国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在编撰《百科全书》时,把工艺和制造业视为知识系统里一个重要的分支,囊括了丰富的内容,包括金银加工、宝石加工、铁加工、玻璃加工、皮革加工、蚕丝加工、羊毛加工等。这一做法(     
A.使近代自然科学形成体系B.反映出启蒙运动的转向
C.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D.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3-05-13更新 | 24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重要原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可可最早种植于南美洲,与茶、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1502年哥伦布美洲探险时带回了可可豆。1525年,西班牙人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开始种植可可,此后逐渐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推开。1528年,西班牙殖民者将巧克力饮料及制作手艺带回欧洲。16世纪30年代,可可种植跨洋传入西非的比奥科岛,并逐渐拓展到非洲大陆。1560年起,可可栽培先后传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20世纪上半叶,欧洲多国继续推进可可的栽培,在大洋洲的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几内亚和萨摩亚建立新的可可种植园。

——摘编自张箭《可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初探》

材料二   表:西方巧克力发展简史

16世纪可可以药品和食品的双重身份进入西班牙,逐渐发展为宫廷极具代表性的食物。
17世纪上半叶巧克力饮品进入咖啡店或茶馆,消费逐渐大众平民化,并在社交和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19世纪上半叶1828年,荷兰化学家梵·豪登发明了可可去脂、碱化的过程,大众得以享用大规模生产的廉价粉状和固体巧克力。
20世纪美国企业家密尔顿建立工厂,采用生产流水线、机械化的生产。20世纪20年代末,工厂日均巧克力产量达到5万镑(2.3万公斤),与其竞争对手玛氏公司占据美国甜品市场70%的份额。

——摘编自(美)索菲·D.科、麦克·D.科《巧克力:一部真实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可可的传播路径,并以可可为例分析物种交流带来的世界性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巧克力成为全球性商品的原因,并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巧克力传播与发展的认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