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世界人口的流动

                                        16-20世纪世界人口的部分大迁移示意图
仔细观察地图中1、2、3、4序号代表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16世纪到20世纪序号路线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人口迁移的原因。
2 . 世界变化

材料一   《史记》载:“宛(西域)左右以蒲陶(同葡萄)为酒……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使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一般认为,葡萄传入中国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作为“异方珍奇”之一,葡萄也出现在《天子游猎赋》等文学作品中,有学者据此考证葡萄传入的时间可能更早。

——来森华《葡萄传入中原的时间可能更早——基于<天子游猎赋>作时的蠡测》

材料二   玉米由哥伦布从新大陆带回欧洲。大约 16 世纪中期,玉米传入中国。有三条独立的传播路径。一条是西北陆路传入。玉米先由欧洲传入麦加(今沙特阿拉伯的重要城市),再由麦加经中亚细亚的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西北陕甘地区,最早见于《平凉府志》。一条是西南陆路传入,先由欧洲传入印度、缅甸,再传入我国西南地区,最早见于《大理府志》。一条是由东南海陆传入,先由欧洲传入菲律宾,后经海路传到中国。

——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引进和传播》

材料二   伦敦见证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


——选自【英】彼得·阿克罗伊德《伦敦传》

材料四 传统中国交通代步工具主要是轿子、畜力车等。政府对官民身份与乘轿、坐车的规格有严格的规定,官轿出行,民人需躲避。大多数平民日常步行出行。鸦片战争后,新式交通工具发展。据统计,乘坐轮船从全国来天津租界码头的华人旅客 1866 年是 5800 人次,而到 1901年则增至 5万人次,主要是商人或一般谋生计的人。在大城市短途“电车以取值廉,且光阴宝贵,乘之者不仅屠沽佣保,虽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亦群趋之”。上海许多住在城市边缘住宅区的工人每天都乘电车通勤,往来于住地和城市工商业中心区之间。到 1930 年代,轮船航运、铁路火车形成全国水陆交通网,但在乡村仍以以木船、畜力车等旧式工具为主,出行困难,封闭性强。

——整理自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生活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葡萄和玉米传入中国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任选三个视角,简述伦敦的发展折射的人类文明进步。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以“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变迁”为题加以论述。
2023-01-04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城市河道治理

材料一   宋朝开封、临安水系通达,居民不计其数的生活垃圾,纺织业、印刷业等手工业废水对河水造成严重污染。政府一方面差雇人力定期开凿修整河道,另一方面颁布法令,禁止居民随意倾倒垃圾。在增强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将河道治理效果与官员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宋仁宗年间,先后设河渠司、都水监掌管水政,保证河道管理的有序进行。发明埽和浚川杷等最具特色的河道治理工具,并通过河道堤岸种植林木,固堤护堤、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来进行河道治理。

——摘编自王战扬《宋代河道管理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早期,泰晤士河是一个开放的下水道汇聚处,各种生活与工业污水无序排入,对伦敦公共卫生造成灾难性影响。为改变这种情况,伦敦当局着手建立一个现代下水道系统,规划建造了5条相互衔接的下水道,包括450英里的主干道和1.3万英里的支道。与此配合,还兴建了泰晤士河堤工程。《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是英国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国家立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法案不仅详细列举了禁止排放的各类污水和违法行为,还任命专家担任审查官,提供实施建议,并通过技术监测控制河流污染。1898年,任命由多名专家组成的皇家委员会,调查污染来源和监督河流防治进度。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宋朝和近代英国城市河道治理措施的共同点。
(2)结合所学,分析近代英国进行河流治理的原因。
2021-01-27更新 | 561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