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香料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南洋香料尤其是印尼香料的传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香料文化的发展。宋元是中国与印尼香料贸易发展的鼎盛时期。从仅有的三次详细记载来看,各类香料是印尼三佛齐朝贡宋廷的重要物品。

明太祖规定“片板不许入海”,但是未能杜绝中国与印尼之间的民间贸易,香料走私时有发生。清初延续了明朝的海禁政策,南洋诸国只能通过朝贡贸易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这个时期,印尼的香料贸易网络已被荷兰殖民者所垄断。自1680年到1720年,每年平均有10艘左右的船舶从福建、广东、宁波等地航行到巴达维亚,用茶叶、瓷器等中国特产换取香料等土产。还有欧洲国家的商船从东南亚到中国贸易,香料是他们向中国出售的主要商品。

从汉唐到明清长达千年的香料贸易中,中国与印尼区域的多个古代王国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贸易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古代香料文化。古代中国盛行佛教和道教,其宗教仪式中都以焚香为其重要组成。而在日常生活中,“熏香”则成为皇室和贵族一项重要的生活方式。五代李珣《海药本草》中记载了主要由印尼传入的沉香、肉豆蔻、丁香等香料的医药用途。明中期以后,胡椒、苏木、丁香、檀香、豆蔻等香料 作为调味品迅速充溢日常饮食。

——摘编自许利平《古代印尼与中国香料贸易的变迁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印尼香料贸易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与印尼香料贸易的影响。
2024-06-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北魏大臣甄琛指出:“今伪弊(指南朝)相承,仍崇关鄽之税;大魏恢博,唯受谷帛之输。”这反映出当时
A.大一统下商品经济的发展B.区域性市场的繁荣
C.南北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D.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宋刑统》卷26所引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有关利率的限制经由宋、元时代的法令,作为“违禁取利”条固定于明清律中,尽管利率的上限因时代而有所变化。这些规定(     
A.表明政府限制商人逐利增财B.保护个人合法收入
C.确保了商品交易的有序进行D.注重规范商业契约
2024-05-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河北省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度量衡的发展

战国

商鞅亲自监督制造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

南北朝

北朝计量单位扩张速度比南朝要快得多,到北周时期,是南朝计量数值的3

开创了“度量衡大小制”,即在调乐律、确定药物剂量等方面用古制,其他方面,用当时尺度

因重量单位尚不是十进制,为了便于计算,将10枚“开元通宝”钱的重量认定为一两。于是约定俗成,“钱”便成了重量单位,即十分之一两

晚清

列强在《天津条约》设立专门条款,确定西方各国与中国度量衡的折算比例,称为海关度量衡。1908年,清政府制定了《划一度量衡制度》,试图与国际米制标准建立固定的比例关系,但地方并未有效实行

中华民国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度量衡法》,正式确定以“万国公制”为标准制,但统一度量衡的努力并没有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9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将国际公制作为国家基本计量制度,统一了计量制度

——摘编自观攲室《“量以载道”——度量衡的历史》

围绕“度量衡与中国社会发展变化”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1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正是“时代之问”的中国答案。丝路精神穿越千年,正绽放出愈发夺目的光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岭外代答》和《诸蕃志》等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南宋商人到达的国家也有20多个。输出的商品以瓷器和各类丝织品为主,品种多达300多种,其海外贸易之繁荣前所未有。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制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梦梁录》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

材料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的重大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飞钱有两种方式,一为官办,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进奏院”,携券到其他地区指定地方取钱;另一种则为私办,大商人在各道或者主要城市有贸易往来,代营“便换”,以此牟利。飞钱的出现(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解决了政府的财政问题D.开创了全新的货币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某学者整理了宋代村市(以墟市为中心)的状况,如下表所示。材料所示状况反映出宋代(       

序号

状况

举办墟市被称为市合、市集,趁墟;日期以十干十二支为基准,有每天举办的市,也有隔日,一般在早上短时间内结束交易

举办墟市的聚落小到几户的小村子,大至数百户的市及镇;墟市里除农民外还聚居着商人、富民和屠宰业者;墟市内有商店及旅馆仓库;墟市分布密度最小五里左右

当地土意、商人和官府维持和管理墟市,三者在利害关系一致的基础上共同担负
A.雇佣关系的产生B.农村产业的兴盛
C.社会阶层的融合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埃及的法律和合同常常以神权为依据,认为违反法律是对神的冒犯。商业合同签订要通过祈祷、祭祀和对神灵的宣誓等仪式,其内容通常具有长期效力,有些甚至可以延续数年,并且有专门从事法律事务的人士负责起草和解释商业合同。下列关于古埃及商业合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行为深受神权思想的控制B.专制政府利用神权对商人剥削
C.商业交易注重稳定性和可靠性D.借助神灵保证商业合同的履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古代中国中原农耕区所需要的耕牛、战马和皮毛一类的产品主要来自北方蒙古地区,游牧民族所需要的粮食、茶叶以及日常用品则主要依赖中原的供给,而山西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     
A.山西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B.北方区域性的经济分工
C.晋商崛起的经济地理因素D.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代两河流域人形成了格式比较固定的契约模式,一个标准的果园买卖契约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对果园的描述(面积、位置);买方和卖方;果园的价格;对交易完成仪式的描述;声明对交易满意,将来任何一方不得对交易提出争议、诉讼; 起誓、证人、时间。据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     
A.经济活动影响社会生活B.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商业发展理念领先世界D.公平正义观念深入人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