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宋朝的铜钱大量出现在东南亚和西亚国家等地区,当时的朝鲜和日本甚至一度停用自己的货币,改用宋钱,宋钱成为大受欢迎的硬通货。这说明当时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B.周边国家商品经济落后
C.陆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D.宋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
2022-04-25更新 | 40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时期,齐桓公集中全国力量煮海制盐并大量储存,同时严禁民众向其他诸侯国贩卖。不久楚国、燕国、宋国、卫国等国的盐价上涨十多倍。这说明
A.齐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B.诸侯国间存在较强经济联系
C.关税政策阻碍商品流通D.齐国控制着大部分战略资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魏晋时期)这种定期市集在长江流域的江北,则称为草市……草市多在城郊、水陆要道,可能起初为买卖秣草与燃料之场所,故名之,后乃扩大为定期集市。”材料表明草市
A.是专门买卖秣草与燃料的场所B.都兴起于水陆交通要道
C.其出现说明交易场所不受限制D.拓展了商业活动的空间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市”的发展不断成熟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等等,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

——摘编自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唐前期的统治者采取措施加快人口再生产。唐代开元、天宝之际,人口数量为6000万左右;宋代自宋仁宗时起,户口即超过1200万……唐宋的水路运输发达,承接了隋代开凿大运河带来的便利,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得以连接贯通……这个时期,出现了船户、挑夫和舵工等职业劳动者,他们把产品运转到全国各地,使各地互通有无……据《通典》记载,当时全国有耕地620万顷,以1唐亩合今0.786市亩和以每市亩产粮154斤计算,全国粮食总产量为750428万斤;宋徽宗时垦田面积达到1000万顷,耕作技术进步和水利条件改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摘编自欧阳峣《唐宋时期经济增长的大国效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3)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市”发展程度的因素。
2022-01-08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两河流域的借贷有的是为了扩大生产,有的是为了购买急需的商品,官方的商人也放贷银钱和粮食为王室盈利,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高利贷者手中,资本的集中也促进商业规模扩大和债务奴隶增多。据此可知
A.借贷活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B.货币等借贷活动已经普及
C.商业和货币金融相互促进D.借贷活动有比较成熟的形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金币,这种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这一现象反映了
A.黄金为古代中国的流通货币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C.古代中西方密切的商贸联系D.中国是世界贸易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的丝绸大量运销于西方,在罗马成为贵族富人们普遍使用的衣服和帘幕材料。此外,中国的铁器、漆器等也输入西方。罗马帝国玻璃器皿、毛织品,印度的宝石、香料等也通过这条路而输入中国。这反映了“丝绸之路”
A.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B.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建立
C.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D.影响了罗马下层民众的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那么古罗马人穿着中国的丝绸最早可能是在(  )
A.秦朝时B.西汉时C.唐朝时D.宋朝时
10 . 宋代,无论是城中的商铺酒楼、瓦舍驿站、燕馆歌楼,还是城外的园林、寺庙等的墙壁,都成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彰显才华的场所,大量的题壁文学就在这里创作并传播开来。材料能够用来说明宋代
A.创作方式的变革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众的价值取向D.通俗文学的产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