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唐中期,长安城内修建了专门给流动人口居住的“客户坊”,到五代时“又听人入财拜官,以财多少为官高卑之差。富商大贾,布在列位”。这些做法有利于(     
A.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B.都市建设规模的扩大
C.财政收入结构的转变D.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南亚沿线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路段,在其沿海及一些岛屿上发现大量与当时海上交通及贸易有关的考古遗存,其中就有不少来自中国汉朝的文物。 目前,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地共20余处遗址出土了汉朝文物,这些汉朝文物的出土,再现了汉代中国人和汉文化沿海上丝绸之路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历史图景,是研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及中外交流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西汉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环绕中南半岛,即“大陆东南亚”航行,并沟通印度的。到了东汉,其走向变得复杂起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通向东南亚岛屿地区的一些线路。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专古专家解读:汉代中国人和汉文化如何沿海上丝路走向世界》

材料二:明朝永乐年间,海内升平日久,国运昌隆,明帝国成为当时亚洲乃至世界强国。明成祖更倾心于追溯历代盛世中帝王的治绩,向往在海外树立威望。于是明成祖决定,令庞大的中国船队驶出国门,活跃在东南亚、南亚乃至阿拉伯和非洲东岸的广大海域,向世界显示中国作为航海大国的强大实力。下西洋前期,郑和使团的活动范围在东南亚各国之间,主要解决中国在东南亚和南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树立起中国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中的威信,为“重振已坠之国威”而进行广泛的外交活动。后期航海的主要任务是向南亚以西继续航行,到达波斯湾以及更远地方,通过开辟新的航路,让从来没到达过中国的海外远国,“宾服”中国。在后期航海中,郑和船队经过南洋群岛,横渡印度洋,取道波斯湾,穿越红海,沿东非之滨南下,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部沿岸诸国及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摘编自武斌《郑和下西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海上丝路发展产生的影响。
3 . 宋朝初年以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戎人得钱,悉销铸为器”,于是宋朝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进行物物交换。宋朝的这一转变(  )
A.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B.凸显了中原地区经济优势
C.扭转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D.基于维护边疆安全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场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       
A.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B.强化对边疆地区的垂直管理
C.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冲击D.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
2024-01-10更新 | 297次组卷 | 3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唐朝以来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逐渐形成的“茶马古道”。这一“古道”的开通(     

A.扩展了朝贡贸易B.开拓了祖国疆域C.加强了中央集权D.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3-12-12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辉南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B)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相关研究表明,葡萄与葡萄酒在唐宋诗词中最常作为西域或者丝路珍品的泛指意象,而在元诗中通常作为日常生活背景下有着鲜活面貌的具体形象。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元朝(       
A.新航路开辟带来物种交流B.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陆上丝路商贸的不断发展D.经济重心南移继续深入
7 . 下表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镇江府和秀州华亭县商税收入的状况。这可用于说明宋代(     
地区时间商税收入
镇江府熙宁十年(1077年)39502贯962文
嘉定年间(1208~1224年)206298贯298文
秀州华亭县熙宁十年(1077年)10618贯671文
绍熙年间(1190~1194年)48463贯774文
A.坊市的时空界限被打破B.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减弱
C.商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D.市场经营环境较为宽松
8 . 南宋李嵩创作了多幅风俗画《货郎图》(图为《货郎图》临摹卷),描绘货郎肩挑杂货担走街串巷,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和新奇见闻。儿童看见货郎进村后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货郎”现象说明南宋(     
   
A.“瓦肆”遍布大街小巷B.乡村商品物流不够发达
C.边地“榷场”贸易兴盛D.城乡“草市”非常繁荣
2023-06-18更新 | 40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珲春市第二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