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公元前81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在位时,霍光组织召开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史称“盐铁之议”。一方是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另一方是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之士(有德之士和儒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桑弘羊方贤良文学方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是以县官(朝廷)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此筹计之所致,非独耕桑农业也。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据(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代“盐铁之议”的认识。
2 . 据《战国策》记载,齐国孟尝君请门客冯谖“收责於薛”,孟尝君是薛邑土地、财富的最大拥有者,债户众多,冯谖受命后,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至薛邑后“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偏合”,“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这表明当时(     
A.社会借贷现象已经比较普遍B.信用体系崩坏阻碍经济发展
C.贫富分化加剧激化社会矛盾D.民本思想盛行助推基层治理
2024-04-2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巴县档案记载,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庆有当铺5家,光绪十一年(1885年)11家,宣统二年(1910年)达到166家。重庆典当业的发展反映了(     
A.新式金融机构盛行B.经济汇兑业务发展
C.人民生活日益贫困D.商业契约应用广泛
2024-04-1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卷
4 .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正是“时代之问”的中国答案。丝路精神穿越千年,正绽放出愈发夺目的光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岭外代答》和《诸蕃志》等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南宋商人到达的国家也有20多个。输出的商品以瓷器和各类丝织品为主,品种多达300多种,其海外贸易之繁荣前所未有。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制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梦梁录》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

材料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的重大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出土于巴比伦城邦遗址的一份公元前19世纪末的借款契约记载:由契约可知在5名见证人的见证下,一位普通市民向商人和神庙组成的联合债权人进行借款。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将契约泥板出售给他人,债务一旦清偿,记录债务的泥板就要被放到水中泡成泥浆。这可用于说明,古巴比伦(     
A.信用货币已经出现B.神权统治较为稳固
C.法律规范经济活动D.订立契约现象普遍
6 . 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瓷器大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旧石器时代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
B.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涌现出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等名窑
C.明宣德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工艺之高被视为国宝
D.在欧亚非地区都曾有中国古代的瓷器出土
2024-03-22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的土地交易契约,可不经官方审核,也不用加盖官方印鉴,只经立契人、保人、中人签名盖章或画押作证即可。由此可推知,古代中国(     
A.官府鼓励土地兼并B.商业法律法规缺失
C.强调个人信用意识D.注重维护个人权利
2024-03-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榷场是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对下面两幅图中榷场的合理解释是(     
A.导致多个民族政权的并立B.受政权变化的影响较大
C.设置地点常因战争而变动D.是政府财政的重要倚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时,东京汴河两岸出现了大量“行市”,这种商业模式逐渐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官府为了盈收,也参与到商业竞争中,如开设果子行、面行、肉行等。这说明北宋(       
A.打破坊市时空限制B.朝廷开展商品专卖
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D.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77年冬,河南偃师缑氏郑瑶村出土的汉章帝建初二年“侍廷里父老禅约束石券”(见图),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乡里民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释文:建初二年正月十五日,侍廷里父老惮祭尊于季、主疏左巨等二十五人共为约束石券里治中。乃以永平十五年六月中造亻,敛钱共有六万一千五百,买田八十二亩。惮中其有訾次当给为里父老者,共以容田借与,得收田上毛物谷实自给。即訾下不中,还田,转与当为父老者。其有物故,得传后代户者一人。即惮中皆訾下不中父老,季、巨等共假赁田。它如约束。单侯、单子阳、尹伯通、锜中都、周平、周兰、□□周伟、于中山、于中程、于季、于季卿、于程式、于伯先、于图、左巨、单力、于稚、锜中卿、左□□、于思、锜季卿、尹太孙、于伯和、尹明功。注:大意是某乡侍廷里25户共同集资六万一千五百文,买田八十二亩。约定以其每年收益帖助当年里中因家訾较多,次当为里父老者。该人若因户訾降低,不再担任里父老,就应将田土转交给次当为里父老者。里父老若物故,则传其继承人(继为户主,继为里父老者)。如果里立约人中,家訾皆不够格当里父老,则该田即由祭尊于季、主疏左巨主持出租该田土。

——据杨际平《我国古代契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侍廷里父老惮约束石券”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侍廷里父老惮约束石券”的史料价值。
2024-02-02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