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担

材料一   广州市舶司旧制,帅臣漕使领提举市舶事,祖宗(宋太祖、宋太宗)时谓之市舶使。福建路泉州,两浙路明州、杭州,皆傍海,亦有市舶司。崇宁初,三路各置提举市舶官,三方唯广最盛……北人过海外,是岁(一年内)不还者,谓之“住蕃”,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一年内)不归者,谓之"住唐"。广人举债总一倍,约舶过回偿,住蕃虽十年不归,息亦不增。

——摘编自[北宋]朱或《萍洲可谈》

材料二

史料出处
崇宁五年(1106年)三月四日,广州市舶司旧来发舶(民间商船),往来南蕃诸国博易回,元丰三年旧条,只得却赴广州抽解(交税)……《宋会要·职官》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七月七日,秘书少监知广州陈世卿言,“海外蕃国贡方物至广州者,自今犀象、珠贝、拣香、异宝,听赍赴阙……赐予所得贸市杂物则免税算”《宋会要··蕃夷》
景德四年(1007年)七月甲戌,真宗命内侍高品周文质为广州驻泊都监,谕之曰:“番禺宝货所聚……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
市舶司掌市易南蕃诸国货物航舶而至者。初于广州置司……以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市易香药、犀、象、珊瑚、琥珀、珠啡、宾铢、璧皮、玳瑁、玛瑙、车渠、水精、蕃布、苏木之物《宋会要·职官》
南海(北宋广州),广东一都会也……海舶贾番,以珠犀为之货,丛委于地,地大物夥,号称富庶明代《广东通志》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北宋时期广州海外贸易状况出现的原因进行解读。
2 . 《续资治通鉴长编》称北宋初“富商大贾自江淮贱市杭稻(即粳稻),转至京师,坐邀厚利”,但京城历来有“诸城门不得私放出现钱”的规定。《宋史》则言南宋“(钱)自临安出门,下江海,皆有禁”,四方客商在临安得钱后仍不得自由流通。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     
A.宋代纸币运用的原因B.交通运输在宋代落后
C.政府金融职能的优化D.宋代抑商政策的表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货币


秦朝货币


北宋货币


材料二   光绪十三年(1887年),张之洞主张实行银本位,维持银钱体制,并上《奏请仿铸元折》,痛斥美国人金汇兑本位制的主张,“咱我以虚无铸头之利,则夺我实在财政之权",并于两年后首铸银元。南京临时政府民国元年签署《币值纲要》,宣布“中华民国币制用汇兑本位",并颁布了金银元以及辅币的具体规格,但未能得以实行。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以及《国币条例实施细则》十一条,从法律上确定了中国实行银本位制。1935年国民党政府的币制改革正式开始实行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强烈抵制的“金汇兑本位制”,把大量白银和黄金存放在美国。此举把始于鸦片战争以来的西方金融侵略和压迫主动地推到了极致,实现了制度化的输血机制,金融主权彻底沦丧。

——摘编自禹钟华《再论清束货币制度大讨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影响一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视角下的分析》

材料三   20225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执行董事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 SDR)定值审查执行董事会一致决定,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即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构成,并将人民币的权重从10.92%上调至12.28%。

——摘编自昊斌《专访摩根大通顾玮:人民币国际化“全面开花”看好资金流入中国债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到北宋时期货币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币制变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权重提升的意义。
2022-11-0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中国古代,长途货运贸易历经不同的发展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汉时期,我国便已存在“富商大贾,周流天下”的情况。然而当时进入长途流通领域的,只有金银珠宝之类体轻价昂的商品,粮食等大宗货物的贸易往往仅限于其产地及附近区域进行。虽然历代政府也通过漕运调运粮食,但一般商人则不敢问津。因此,长期以来便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货物转运原则:“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北宋时期形成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漕运(网)把东京、江淮、关中等经济发达地区紧密联系起来。伴随这些条件的成熟和形势的变化,商贾们置流行数百年的“千里不贩籴”的原则于不顾,争先恐后地挤上长途贩粮的征途,这是北宋以前几乎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摘编自王兴文《北宋漕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突破“千里不贩籴”的转运原则的朝代与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能够突破“千里不贩籴”的转运原则的原因和影响?
2023-03-2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对外贸易中……由于瓷器产品具有易碎性的特点,同时又考虑到海路运输方式兼具运量大、成本低且时效快等优势,宋朝统治者由此将海上丝绸之路视为对外贸易的首选通道。因而海上丝绸之路在当时还有另外一个称号——“海上瓷器之路”。“宋代最为著名的瓷窑分别为均窑、哥窑、定窑、汝窑与官窑”,这些名窑所烧制的瓷器产品类别丰富、数量众多且兼具极高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了满足庞大的外贸需求,宋代的瓷器产品主要经由扬州、杭州、泉州与广州等多个大型港口被销往全世界。

——摘编自张昳晗《唐宋文化对外传播及其当代启示》等

材料二       16——19世纪商业贸易一览表

时间事件或现象
16世纪以后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被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取代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
1694年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
17世纪前后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
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

——根据《选择性必修2·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整理

材料三

二战后部分国家的经济数据表
国家类型国家时期平均经济增长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德国1950—197010+
日本1955—19728.8
韩国1960—200010+
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各国1960-19805—6
中国1978—20189.5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印度1991—20187.3
巴西1968—197311.2

——根据(奥地利)鲁道夫·希法亭《人类经济万年史》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分析“海上瓷器之路”发达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宋代新开辟的海上航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商业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以晚清银行发展史实为例,说明这些变化在近代中国的表现。
2023-03-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天河英才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文学所集体编写出版过一部《中国文学史》。宋代部分是钱锺书先生执笔的,他在其中说道:“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得数到宋代。”从多种文化脉络来看,宋代都处于重要位置。

——摘自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稽古·贯通·启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由于北方沦陷,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因此泉州、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南宋政府在这些地方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宋高宗在位的晚期,市舶司的收入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最高额一倍。由此可见,南宋对外贸易的繁荣超过了北宋,形成了通向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三个方面概述宋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外贸路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宋真宗时期,社会经济已经恢复并重新走向高涨,商品流通的活跃,为市镇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浙东地区,由于大面积发展粮食生产的条件不足,相应地,经济作物种植和山区林业、沿海渔业则十分发达;地处沿海的越、明、台等府州,盐业市镇十分兴盛;如绍兴府,自六朝以来一直是纸业中心;萧山县西兴镇,位于浙东运河与钱塘江交汇处,与临安城郊的浙江市隔江相望,处于水路交通要冲,商旅往来频繁。从地区发展来看,绍兴府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州府,居浙东首位;从个体发展水平来看,如绍兴府的曹娥镇、渔浦镇、龙山市等,年商税额在1000至5000贯,已接近县级城市的水平。这些镇市实际上充当了与县城同一层次的经济中心地的角色,发挥着将远离州县城市的广大农村与城市联系起来的作用。

——摘编自姚培峰《宋代浙东市镇的经济形态与社会特征》

材料二到了明代初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全国各地市镇普遍兴起,从临时的、定期的集市发展为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如长江流域的刘家隔,其“始居民十数家,宣德、正统间,商贾占籍者亿万计,生凿日繁,贸迁益众,卒成巨镇。”浙江崇德石门镇因榨油业的发达,成为拥有数千家的巨镇;嘉善的甘家窑镇,则是“民多业陶”;江苏吴江的庵江市,“居民数百家,铁工过半”。这些市镇的经济活动,有的已超出地区性的限制,而和全国各大都市发生联系,并在一些丝织业市镇出现了“有力者雇人织挽”的现象。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浙东市镇经济发展的原因,并概括浙东市镇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表现。
8 .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对外贸易中……由于瓷器产品具有易碎性的特点,同时又考虑到海路运输方式兼具运量大、成本低且时效快等优势,宋朝统治者由此将海上丝绸之路视为对外贸易的首选通道。因而海上丝绸之路在当时还有另外一个称号——“海上瓷器之路”。“宋代最为著名的瓷窑分别为均窑、哥窑、定窑、汝窑与官窑”,这些名窑所烧制的瓷器产品类别丰富、数量众多且兼具极高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了满足庞大的外贸需求,宋代的瓷器产品主要经由扬州、杭州、泉州与广州等多个大型港口被销往全世界。

——摘编自张昳晗《唐宋文化对外传播及其当代启示》等

材料二16——19世纪商业贸易一览表

时间事件或现象
16世纪以后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被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取代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
1694年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
17世纪前后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
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

——根据《选择性必修2·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整理

材料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分析“海上瓷器之路”发达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宋代新开辟的海上航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商业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以晚清银行发展史实为例,说明这些变化在近代中国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的问题,并简明指出中国的应对举措?
2023-03-2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代相关法规对高利率的限制、拖欠行为的惩办,以及商人对抵押制度的改进,促使工商业者在借贷不易或不可能筹集到资金时,转而寻求合伙,因此这一时期合伙制向普遍化及股份化发展。商人间“纠合伙伴,同财共作”,合伙人以口头要约或书面协定,投入货币或货物、门面、铺号等实物,甚至是经营者的劳动力(专业知识、经营能力等),共同经营,共担风险,按实物或虚拟资本比重,将收益“股份”划为常见的半分、三七分、二八分。合伙方可为单次合作,利润“日分”;也可常年保持合伙关系。在贩运贸易以及远地的联号生意中,财东对于合伙商铺的日常经营无法实行有效的监督,因此“朝奉”“掌计”“掌柜”等经理人日益壮大。

——摘编自刘秋根《明代工商业中合伙制的类型》


(1)根据材料,归纳明代工商业合伙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工商业合伙制发展的原因。
10 . 下图为清代漠南蒙古某地城镇分布示意图。当时漠南地区城镇发展的原因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这一因素外,可能还有(       
   
A.政府移民推动经济重心转移B.长途商业贸易的发展推动
C.资源丰富吸引农民积极开发D.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