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相关研究表明,葡萄与葡萄酒在唐宋诗词中最常作为西域或者丝路珍品的泛指意象,而在元诗中通常作为日常生活背景下有着鲜活面貌的具体形象。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元朝(       
A.新航路开辟带来物种交流B.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陆上丝路商贸的不断发展D.经济重心南移继续深入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单位:钱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田租(上缴实物)

283

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

406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 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 《《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 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023-08-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内书、禹贡》记载,禹分近的王都其州人为其、青等九州,并且“相地宜所有以贡”,规定其他八州经各条水陆通过向王都冀州入贡,夏王朝又以冀州物产加以赏赐。可以认为,贡路是中国商路的早期形态。商贸往来通道涉及疆土内外,这些通道,有用商品特片命名的丝路、茶路、皮货路、药材经路;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草原路、沙漠路、海洋路等;还有以交道工具命名的骆驼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等等。商路上,中央政府与周边民族和城外各国以进贡和回赐为特征的以物易物的朝贡贸易,唐宋明各朝各代的茶马互市,延续古今的盐业专卖政策,大运河潜运等长途贩运史实,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商贸历史文化遗产,使中国商路的历史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摘编自王如芹《中国商路》

材料二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在欧亚大陆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稠、香精等。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断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如此,固为美洲种植生产了大量烟草、蔗糖、咖啡、棉花及其他在欧洲销售的商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这一时期全球性贸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东、西欧之间的商品交换。西欧得到了种种原料,尤其是谷物。波兰、匈牙利和俄国等国得到了纺织品、武器、金属制品以及殖民地商品。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与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是欧洲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纺织品,担心为支付外国棉纺织品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第二个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商品。直到18世纪末,欧洲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商路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相对于1500年以前世界贸易呈现的新变化。并从国际视角分析其影响。
4 . 在四川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中有很多是有关酒肆的,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四川彭州出土的汉画像砖《酒肆》(见下图),图中有酒具、运酒者、卖酒者、买酒者等。作为一项史证,画像砖《酒肆》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       
A.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B.城市经济职能十分显著
C.饮食服务设施比较完备D.平民饮酒习惯成为流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史记》记载,在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
C.商业资本比较活跃D.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9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2022-01-0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为拜占庭帝国发行的金币。它们在公元6~12世纪被各国商人认定为地中海地区的标准货币,甚至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出现,有人赞其为“中世纪的美元”。拜占庭金币的崇高地位得益于

拜占庭帝国金币
A.欧洲远洋贸易的兴盛B.拜占庭帝国国力强盛
C.洲际商贸往来的频繁D.新式金融机构的兴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将大量丝绸、工艺品赏赐给西域小国,罗马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丝绸质地轻,经得起冷热气候变化,适合艰苦条件下的长途陆地贩运,更重要的是产生的高价足以抵偿昂贵的运费,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丝绸之路大规模畅通的时间少,民间零星局部畅通的时间多。唐朝阿拉伯人开辟和掌握的海运一通,就更没必要走陆地的崇山峻岭了。中国官方关注的是朝贡,对外赏赐无度,造成财富流失,国库空虚,而且不主动经营外贸,主要利益为外方所得,对民间贸易却一贯限制甚至禁止,或课以重税,以致民间非走私不能获利。

——摘编自葛剑雄《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等

材料二   西班牙侵占菲岛的初期,有大量的中国商船从漳州月港涌向马尼拉。据估计,自1571年漳州与马尼拉贸易开始后的30年里,约有630艘中国帆船从漳州港驶往马尼拉。进口到马尼拉的中国商品不胜枚举,令人难以“想象房间里哪一样精致的东西不是来自中国的”。

随之而来的,马尼拉人口从西班牙占领前的2000人猛增到1591年的3.4万人。城市规模扩大、居民点增多,建筑物的质量也得到了改善,马尼拉成为“东方的威尼斯”。马尼拉主教贝纳维得斯于160375日写道:国王陛下准许菲岛从美洲载回的价值50万西元的船货中,真正属于马尼拉市民的不超过15万西元,其余的都是秘鲁或墨西哥商人的。

——摘编自李德霞《1617世纪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的海外贸易十分繁荣,北宋中期以后,海外贸易收入一直占宋朝收入的很大比重。宋代对外贸港口的分布不再呈点状,而是形成了区域,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唐朝时期全国仅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宋朝先后在今广州、杭州、宁波、泉州、嘉兴、松江、镇江、苏州、温州、江阴、海盐、上海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分官府经营和私商经营两种方式,其中民营外贸又占大宗。

——摘编自袁南生《从经济外交的视角看宋代对外贸易的得失》

材料二 朝贡贸易,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当然中国王朝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只是在这一贸易体系中,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奢侈消费的需求大于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他们的根本动机是造就“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而对奢侈性消费的需求又使官方外贸的着眼点放到了使用价值上,不注重货币的增值。西汉桑弘羊就主张“天下高我下,天下轻我重”,即低价出口,高价进口,使转口商人获取超利润,而封建政府则得到使用价值的满足。

——摘编自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特点,并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12-1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是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金币,这种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这一现象反映了
A.黄金为古代中国的流通货币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C.古代中西方密切的商贸联系D.中国是世界贸易中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