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正是“时代之问”的中国答案。丝路精神穿越千年,正绽放出愈发夺目的光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岭外代答》和《诸蕃志》等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南宋商人到达的国家也有20多个。输出的商品以瓷器和各类丝织品为主,品种多达300多种,其海外贸易之繁荣前所未有。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制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梦梁录》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

材料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的重大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2 . 据出土于巴比伦城邦遗址的一份公元前19世纪末的借款契约记载:由契约可知在5名见证人的见证下,一位普通市民向商人和神庙组成的联合债权人进行借款。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将契约泥板出售给他人,债务一旦清偿,记录债务的泥板就要被放到水中泡成泥浆。这可用于说明,古巴比伦(     
A.信用货币已经出现B.神权统治较为稳固
C.法律规范经济活动D.订立契约现象普遍
3 . 中国古代的土地交易契约,可不经官方审核,也不用加盖官方印鉴,只经立契人、保人、中人签名盖章或画押作证即可。由此可推知,古代中国(     
A.官府鼓励土地兼并B.商业法律法规缺失
C.强调个人信用意识D.注重维护个人权利
2024-03-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契约既是对彼此诚信的承诺,也是缔约双方履约的凭证。有学者在研究古埃及历史时,发现了一份房屋买卖契约,契约内容包括“购买人宣言”、“对价格的详细说明”、“对房屋的描述”和“卖者的宣言”等内容。从这份契约内容可知,古埃及人(     
A.房屋买卖交易十分频繁B.普遍具有诚实守信精神
C.商业交易遵循一定流程D.契约使用广泛且已普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太宗在太平兴国二年诏令:“五代藩镇多遣亲吏往诸道回图贸易(官府经营的贸易),所过皆免其算。 国初,大功臣数十人,犹习旧风,太祖患之,未能止绝。于是诏中外臣僚……不得令人于诸处回图,与民争利。有不如诏者,州县长吏以名奏闻。”据此可知,该诏令(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C.注重对官员吏治的整顿D.解决了北宋的财政不足问题
2024-02-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宋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重大转变,突破了此前历代“卫君守民”的传统格局。除从“坊市”到“厢坊”的转变外,还可作为该结论依据的是(     
A.城市贫民救济制度化B.沿海市舶司广泛设立
C.工商业集镇日益涌现D.商帮的活动场所林立
7 . 南宋时期,类似如图的城市“图经”“地经”大量问世,图中标注有道路、里程、旅店、景点等信息,广受时人欢迎。这反映了(       
A.经济繁荣推动旅游发展B.雕版印刷技术精湛
C.江南工商业市镇迅速兴起D.民众安逸享乐的生活
8 . 南朝政府在水流湍急、船路艰难地点设埭,用牛或人力助船过渡,并收取一定的埭税:此外还有桁渡税,桁即方便商旅贩客渡河而设的浮桥。据此可知(       
A.南北水路交通受阻B.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C.政府重视商业发展D.朝廷财政极度紧张

9 . 明代史料记载:“东洋吕宋(今菲律宾),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来中国)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即有货亦无几。”这一现象促使中国(       

A.政府经济政策进行调整B.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C.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萌生了新生产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记载,辽南京(燕京)“城中凡二十六坊,坊有门楼”到元代大都城的坊不是封闭状态,都由若干条邻近街巷组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放松城市管理B.坊市制度被打破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D.政治中心的迁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