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2024·河北沧州·二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京政府时期关于《商会法》的争论商会是近代中国最早得到法律承认、由商人精英组成和领导的新式社团。19131月,以“联合商界,振兴实业”为宗旨的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正式成立。1914年,“因奉天商会联合会干预税务条陈,总统府拟取消联合会,并严格监督各商会”,颁布《商会法》。于是全国各地商会群起反抗。

政府指出,《商会法》“既经公布,根本业已变动,凡从前部准章程不在法律所规定者,当然一律无效”。而商会人员认为若“无全国商会联合会,则各省商人只知故步自封……难言利源广辟”,《申报》发表评论文章说:“又当商战剧烈之时,欲谋商务之振兴,实业之发达,非有全国商界集合团体为之联络研究进行”。

根据规定,行政各级官厅对于农工商会往来公文一律用“令”“批”,这实质上是将商会贬为行政官厅的属员,是各级行政官厅“微员职皆得令之……事权薄弱,商民势必被豪官猾吏鱼肉摧崩”。《商会法》对清末成立的各省商务总会只字未提,只承认本政府管理后成立的合法商会,并裁撤各省在清末抵制美国货、收回利权等斗争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商务分会。经过多番斗争,大总统批示同意允许其进行自我改组,在争论中,有的商会强调“商情变化,与普通行政不同”,要求仍沿袭清末的旧例,“地方官厅对于商会有保护之责,无干涉之权”。还有的商会则揭露说,《商会法》规定“商会无一事不须秉承地方长官,层递周转,前清专制尚且祛除此种抑压,民国共和竟有此变本加厉政体”。

经过多番交涉以及袁世凯欲得到商界支持,这场斗争最后以商会的胜利而告终。

——摘编自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

(1)北京政府时期关于《商会法》争论的焦点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场争论的爆发并由商会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广州成为我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世界级的商港,其贸易范围之广、商业发展之盛、经济作用之重,大大超过前代。北宋时期西夏崛起导致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宋政府规定“由广州路入朝……不得于西蕃出入”。雍熙四年(987年),宋太宗派遣内侍持救书和金帛“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宋代广州,子城为三城核心,官街区以经略安抚使司为中心,居于北部,朝南而治;而番禺县署和许多官员住宅却安排在东城,将交通便捷、位置优越的大片南部子城区域让位于商业区。西城因商业而兴,是主要的商业区和蕃商居住区。宋代广州形成了内外八港、城外三豪、城内六脉的水系格局,基本确立了广州港口城市的空间形态。广州的商业街市依托于大大小小的水道,形成以东豪、西豪和南豪为骨架,以珠三角细密水网为毛细血管的分布形态。随着对外贸易和海洋开发的日趋活跃,海神崇拜越来越流行,广州的真武大帝信仰、普陀山的观音信仰、湄洲岛的天后信仰,都是在宋朝兴起和盛行的。

   

                       广州的地理区位                                             宋代广州城市格局

——摘编自孙振亚《商业贸易影响下宋代广州城市风貌特征》

材料二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广州城市的近代化也在这一阶段全面展开。据不完全统计,仅机器制造、火柴、橡胶、机器修理、纺织针织几个门类,19141921年间新办的企业就有20多家。1898年中国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广州开设分行。民国建立后,城乡分治和实行地方议会政治的呼声更加强烈,政府层面的酝酿筹划也一直在进行之中。到20年代初,州已有各类新式学校270所,据不完全统计,“民国初年,仅广州市就有书局约102家”1918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后,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加重视,决定实施近代广州第一个大的市政建设工程。与此同时,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在城市中的活动和影响力也明显增强,这一时期出现的众多新式社团、政党、学会、研究会、讲习所之类的组织,基本上都是他们的活跃之地。

——摘编自赵春晨《晚清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近代化略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广州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商业贸易对广州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广州城市的近代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世界贸易与物种交换】

材料一   17世纪时,全球各地的有钱人开始饮用、吸用、食用来自遥远异地的珍奇植物。咖啡、茶叶、可可豆、烟草、糖,约略在同一时期成为大受欢迎的东西。欧、亚洲的消费者都不能自拔地爱上这些美洲、亚洲、非洲的产物。有三百年时间,它们是世界贸易领域最珍贵的农产品。……它们的魅力实在太强,最后一个又一个的政府决定,与其花费巨资防范人民上瘾,还不如向享用这些美味东西的人收税,同意人民使用,甚至栽种这些植物。

——摘编自彭慕兰等著《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

材料二   “软性”的瘾品-巧克力、较淡的美洲烟草、东方来的茶叶和咖啡——之所以能打败古德曼所谓的摇摇欲坠的欧洲自种瘾品的文化,这也是原因之一:软性瘾品更能配合新兴资本主义秩序的需要。不但如此,这些瘾品本身就是资本主义下的商品。它们为商人赚的钱,为国库增加的收入,比它们在喝走气啤酒、吃大麻籽面包的旧秩序下能获得的可多得多了。

——摘编自戴维·考特莱特《上瘾五百年:瘾品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简介17世纪世界贸易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世界贸易对欧洲产生的重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