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旧式城市并不是为工业化而设计和建立的,基本上是在过去的数百年间逐步形成的居住中心。如古埃及的城市大部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包括底比斯等等,一方面方便用水同时也注意设计时不受尼罗河泛滥的影响,把建筑建立在高地上,并根据城市早期的功能性进行了功能区域的划分,城市规划采用简单的棋盘格局,城市采用了中轴对称和具有权威的象征主体建筑的方法兴建。同样的情况也见于中亚地区的两河流域文明巴比伦城等,这些城市不但坐落在河流的旁边,而且还建造了庞大的水利灌溉系统和运河,并建立了用于防务的城墙,重要的建筑建立在高台上、城市布局也依然是规范的几何形式,非常规整。

材料二   从1811年开始,英国政府和伦敦市政府委托建筑家约翰·纳什主持伦敦的改建工程。设计了一系列新的商业和公共建筑,特别是利用新开拓的大道,把摄政王大街、公园大道连成两公里长的主要轴线,所有交叉路口都设计了广场,路旁罗列商店、银行和公共建筑,形成伦敦的新中心,同时利用这个规划设计把金融、商业的伦敦与高级住宅区相连、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上很出色的例子。

--摘编自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旧式城市与近代伦敦城规划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伦敦城市改建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校组织开展了以“先秦时期临淄城的规划与建设”为主题的大遗址研学。“大遗址”是指规模宏大、文化内涵丰富、学术价值高,对研究古代社会有重要意义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

材料一   公元前859年齐国新都临淄开始管建,至公元前300年前后基本完成。临淄城的规划和建设突破了周礼的限制,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管子的思想,如改变了“内城外郭”的格局,逐渐演变成“西城东郭”的布局,并突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如表为管子关于“城市规划”的部分思想。

篇目思想
《乘马》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度地》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平坦)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向)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排水沟)之写(泄),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

材料二   1、图2分别为临淄齐国故城地理位置示意图及城市平面图

——摘编自姚庆丰《齐文化视域下临淄故城空间形态研究》

(1)根据材料,说明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在临淄齐国故城的体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先秦时期史实,分析临淄齐国故城被认定为“大遗址”的原因。
2024-05-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每个都城都是规模较大的城市,人口数量庞大,远超地方城市,这是因为都城的建立是为了加强王权及聚合地方资源,历代王朝君王在定都之后,几乎无不使用国家力量,用强制的方式来聚集社会要素和经济要素,使都城得以快速发展。如秦始皇定都咸阳之后,强制性“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隋炀帝修建东都洛阳,“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明朝永乐年间,明廷迁都北京,曾先后两次以国家的力量强制性向北京移民。

——摘编自王立华、何一民《王权—国家力量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与变迁》

材料二

古典时期雅典的僭主、政治家等也都认识到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比如露天剧场、体育馆、庙宇等公共建筑。工匠们就用一些“宽敞、漂亮的公共集会地”装饰雅典城,他们的工作包括种植树木,给广场和柏拉图学园修建小路和提供水源以及提供排水和卫生设施。在古典时代雅典的城市规划中,民主的因素也可见于居民区之内的房屋布局中。

——摘编自林雪丽《从古希腊城市规划的演变看政治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这样描写曼彻斯特的土地占有者:“只要哪里还空得下一个角落,他们就在那里盖起房子;哪里还有一个多余的出口,他们就在那里盖起房子来把它堵住。”这样见缝插针建成的房屋不仅结构混乱,而且采光和通风的不足还会带来恶劣的卫生条件。在利兹,一些工厂主在工厂附近的有限面积内塞入了小规模工人住宅区,包括臭名昭著的背靠背住房。这种住房只有一面墙上有窗户,采光和通风都极差;房屋围合成狭小的中庭和独头的死巷,只在一角设有公共清洗场所和厕所,几乎没有排水、排污及供水设施,因为工厂主认为“将管道引入尽头封死的道路,从经济上考虑是很不划算的”。

——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工业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1848—1939)》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规划法》开始酝酿出台。1978年,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1980年,国家建委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随之建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机构。改革开放加快了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增加与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队伍建设,到1986年年底,全国城市规划队伍发展到了1.5万人。1989年后,中央人民政府着手建立以《城市规划法》为中心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配套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不断出台。

——摘编自任致远《改革开放与城市规划》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应对城市规划建设问题的有利条件。
2024-05-17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相对封闭且独立的宫城的出现和成熟,显示出这一时期(商周时期)王权在行政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在二里岗时期,以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为核心的王朝都邑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系列同时期城址,如垣曲商城、焦作府城、盘龙城等构成了一套整齐划一、等级严密的城市聚落体系。

——摘编自惠夕平《从商周都邑看早期城市功能的发展》

材料二   《如梦录》详尽描述了明朝中后期的开封城。城内商业店铺林立,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日用百货类,如衣裳布匹、酒类、茶叶、各类食品等,应有尽有;二是文化用品类,如刻字、画馆、文房四宝等店铺,散居各处;三是各类手工业作坊,如丝织业、棉织业、鞋帽业等;四是专供文武官员所需的生产经营型部门,如专门制造朝靴、官帽等的店铺,设有多处。在开封城,鼓楼一带街市非常繁华,“此市有天下客商,堆积杂货等物,每日拥塞不断”。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

有学者指出,社会经济发展是促使古代中原地区城市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据材料一   、二、概括商周时期城市和明代中后期开封城主要功能的不同,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因素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4-05-1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是独属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兼具物理空间、社会形态与精神投射的多重维度。

材料一   南宋时期,《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以及《咸淳临安志》相继问世,后人并称“临安三志”。《乾道临安志》主要记述南宋临安的皇室宫苑、朝廷机构、物产风俗、历代牧守;《淳祐临安志》主要载述南宋临安的城府、山川;《咸淳临安志》征材宏富,体例井然,对疆域、山川、秩官、风土、人物等内容均有记载,是三本志书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临安三志在中国古代都城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比较《咸淳临安志》与《长安志》,显然都城志在南宋时期已趋于定型。都城志发展至两宋时期,体例趋于完备,内容也更为丰富,这与当时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修志风气的盛行分不开。

——摘编自黄硕《临安三志研究》

材料二   临安成为都城的原因,首要问题是财赋。绍兴僻处海隅,州城狭小,其所在浙东地区的物产无法满足行都的财赋供应,距离驻扎在江淮一带的宋军也较远,不利于遥控指挥。绍兴二年(1132年)四月初一,回到临安的赵构将由绍兴府治改成的行宫赐还地方,复为府治,表示不再考虑将绍兴作为行都的候选地。其二是区位。临安有运河交通之便,腹地也比绍兴更广。建康的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与军事地理等条件都更优于临安,但就防御金兵来说,不如临安安全。他放弃在地理上有镇东南之势的建康,选择地势狭窄、僻在海隅的临安的主要原因,无非是前者太过靠近长江,而后者离金兵更远,且有“重江之险”。

——摘编自包伟民《南宋临安—壮心未与年俱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安三志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临安城发展的原因。
2024-05-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家口堡俗称“堡子里”,占地约23公顷,东西长550米,南北长374米,始建于明代,曾享有“武城”之誉,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城堡。随着“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的兴盛,张家口由“武”而“商”,成为中、俄、蒙物资贸易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清末时,张家口一度成为中国北方除天津之外的第二大商埠。

——摘编自李如意等《走进张家口堡,感受600年的城市年轮》

材料二   张家口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分期时间说明
张家口堡时期从明宣德年间至清康熙中期张家口堡建堡,因其“为敌(元政权)要冲”,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城堡及其城市职能的多样化
张家口上下堡时期康熙中期至道光年间清政府平定噶尔丹,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和平统一的政治局面得到强化,为互市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促进汉蒙、中俄贸易上,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张家口”地名的扩大
张家口域市时期成丰到宣统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北洋三口开埠,使中国北方被迫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德、英、法、日等国加入张家口的经济贸易中,使张家口的商业贸易市场呈现外向化和开放化特征。张家口城市经济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城市实体地城进一步扩张,并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地名一张家口

——摘编自陈新海《明清时期草原丝路沿线城市张家口的发展与职能演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时期张家口城市职能的演变情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张家口城市不断扩张的原因。
2024·全国·模拟预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西方在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上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是比较研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欧洲在古希腊和西罗马时期实行城邦制,城市化率很高,在日耳曼人入侵后,大小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庄园制度成主流,城市化率持续下滑。到14世纪中叶以前,西欧有四个“巨型城市”——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和热那亚,但没有一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万人。而中国,从西周到宋元,城市化水平长期处于上升的状态中。据研究,战国时的城市化率就达到了15.9%,西汉时为17.5%,唐时为20.8%,南宋时为22.0%,到明清时期城市化率才有所下降。中华早期文明的发达与人口大量聚集于城市有关。到了唐朝,城市管理的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在工业革命前,英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地区,是以伦敦为中心的农业发达的东南地区;工业革命后,煤铁蕴藏丰富的西北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中心。农村大批人口开始向工业地区大迁移。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原来是个偏僻小镇,1700年人口有1万人,1773年是3万人,1821年是18.7万人,1841年增加到35.3万人。其他工业城市也出现了人口密集的现象。到了19世纪40年代,大批失地的农民从农村涌进城市,城乡破产的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城市雇佣劳动后备军的队伍。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1851年几乎各占一半;到1871年,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在新兴的工业城市里,按当时人的说法,总是人口密集,河水发臭,空气浑浊。城市中的劳动后备军,有时因为最不人道的强制劳动而累死,有时又因为失业贫穷而饿死。

——摘编自林举岱《英国工业革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西方城市化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4-04-23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世界各地,城市都起源于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并在经济上依赖农村。进入中世纪后,欧洲城市走上了独立于封建政权和领主经济之外的道路。为着便于对农奴的剥削和控制,封建领主的政治军事中心由城市转入农村,他们在自己的采邑、庄园筑起坚固的城堡,以就近获取而赋徭役,并防卫受其榨取的农奴反抗和异邦入侵。而城市逐渐转变为经济上独立的工商业中心,行会制度也发达起来,日益成为游离于僧俗领主的、由市民(行会成员)控制的自治—自由城市。

然而,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国城市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作为帝王、官僚的政治中心—军事堡垒的基本属性。无论是天子驻跸的都城,还是地方大吏主持的郡邑、州治、县城,都是按照国家政权的政治军事需要修筑起来的。城市的结构模式也严格遵循礼制,如国都一律“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宫殿置于全城中轴线上,市场受官府控制,置于宫殿宗庙背后。各地方性城市的格局也仿效都城。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是国家政权(中央一级或地方各级)所在地,其主要职能是实施对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统治和军事控制。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古代中国城市各自的发展道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西城市发展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
2024-04-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注:浙江良渚古城约公元前2600-前2300年时的遗址平面示意图,实际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A.王权贵族宫殿区(矩形内);B.内城(一圈黑色阴影部分为城墙,石基土墙,宽20-150米,高约4米,缺口处为城门);C.外城;D.贵族墓葬区;E.手工业作坊区;F.农业及平民居住区;G.湖泊沼泽河坝区,有港口码头等。(图中文字为现代地名,可忽略)图2注:西亚乌尔古城约公元前2100 -前1900年时的遗址平面示意图,实际面积约88万平方米,有城墙;幼发拉底河主河道沿城西流过)。A.北部港口;B.西部港口;C.圣界(呈规整的矩形布局,建有祭神的塔庙,基座长64米宽46米,有300余级台阶);D.平民居住区(内有面包作坊等,两个“X”之间据推测为一段笔直的通向圣界的大街)

—据刘斌.王宁远《2006-2013良渚古城遗址考古的主要收获》等

(1)提取图文材料中的信息,概括良渚和乌尔两古城的主要相同点。
(2)从你提取到的两古城相同点中自选2点,分别予以历史阐释(只选择不阐释不得分)。
2024-04-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汉地区的相关建制始于西汉,初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设置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的最早城堡。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明朝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因水流平缓、易于船舶停靠,而一跃成为货物集散的商业重镇。明末清初,汉口已是商贾云集,舟楫如织,货物山积,有“货到汉口活”的美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汉口镇以其高度发达的工商业经济,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并称天下“四大名镇”。19世纪初,作为武汉三镇之一的汉口会馆数量最多时达200多所。叶调元竹枝词云:“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

——摘编自《武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览》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这些租界独立于中国政府管辖之外,在界内分别设置工部局、巡捕房、领事法院等迥异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管理机构。191110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清末民初,汉口这一个城市的对外贸易就占全国外贸总量的10%,仅次于上海。日本驻汉口总领事水野幸吉写道“与武昌、汉阳鼎立之汉口者,贸易年额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二、将近而摩上海之垒,使观察者艳称为东方之芝加哥。”孙中山在《建国方略》决心把上海建成东方纽约、把汉口建成东方芝加哥。1926年国民政府攻下汉口,1927年把武昌、汉口、汉阳合并称为武汉,并且迁都武汉,作为直辖市,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直辖市。

——摘编自陈刚《近代汉口社会转型与住居形态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武汉地区城镇发展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武汉城市化进程不同于古代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4-04-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下学期4月份大联考(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