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时开始出现的地方性集镇、集市(草市),在明中叶以后有了更大的发展,几乎遍及全国,对各地自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调剂作用。一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镇市,人口逐渐聚集,越来越多地吸引外地商业资本,逐渐发展为专业性市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区工商业中心的性质。这类市镇以江南地区最为普遍,如以棉纺织业为主的松江朱泾镇、以丝织业为主的苏州盛泽镇、湖州南浔镇,人烟繁庶,名闻全国。到清朝前期,四所规模巨大的专业性市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合称“天下四大镇”,俨然已成为新兴的城市。……(这样),由城市到市镇,再到星罗棋布的乡村集市,一个个地区贸易网络就这样逐步形成。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的部分立法情况

时间立法情况
1848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中央和地方当局集中处理工业城镇的污水和废弃物,并负责卫生饮水、排污、清洁等事宜。
1855通过《首都管理法案》和《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全面负责英国的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
1868颁布《托伦斯法》,准许伦敦地方政府可以勒令住房卫生条件不过关的房主自己出钱把房子拆除或加以修理。
1890
1900
先后通过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拆除贫民窟区域中的建筑,建造和修缮下水道,提供供水等配套设施,用改造好的土地建造工人住房,并避免改造后的居住区过于拥挤。

——据胡常萍《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改造的启示》等改编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据方创琳等《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中叶到清朝前期“一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镇市”的发展特点,并简析这一时期市镇兴盛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加强城市改造的原因,并对这一时期英国的城市改造进行简要的评价。
(3)根据材料三示意图,指出新中国成立后AB、BC、CD三个时段城市化进程中呈现的阶段性特点。结合所学,以“改革”为视角简析CD段特点出现的原因。
2 .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1世纪开始,英国农业技术持续进步,但耕地数量有限,而人口却持续增长。……为了缴纳高昂的税收,大部分的农民开始出售更多的农产品以换得现金。这就打开了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贸易模式新局面,一些当时视之为奢侈品的货物,如香料、丝绸、水果、皮革和美酒等,也开始了长途贸易。同时,大量农奴逃往城市。一年零一天,是逃亡农奴进城后获取人身自由的时间标识,而“自由人”(freeman)则是自治城市早期市民的正式称呼。经济的发展需要工商业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城市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发源地。工商业活动也加深了对世俗生活和今生幸福的理解。

材料二英国近代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进行的。从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1861年,全英国就已经有16个城市人口超过了10万。到了1911年,人口过10万的城市增加到了42个。英国的近代城市化运动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多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对经济并不干预,对城市建设也没有规划。这样的城市化发展就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英国的城市化开始之前,英国经济的重心集中在伦敦和伦敦的周围区域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原有的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却逐渐衰落,新的城市都建立在西北部地区,而英国的人口和经济投资也向北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英国城市复兴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023-04-29更新 | 20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3 . 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因素的影响:第一,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第二,工商业的发展繁荣;第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四,统治的力量即政治权力直接缔造城市;第 五,地理环境,包括城市在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地位。

——摘编自俞金尧《世界历史(第7册))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

材料二


(1)在材料一列举的影响“城市的出现和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哪一因素最为基础?请简要说 明。
(2)结合所学,中外各举一例说明材料一中的第五个“影响”因素。
(3)根据材料二,概括1800年以来世界城镇化(城市化)的阶段化特点。根据材料一前三个 因素提供的角度,结合所学,任选两点分析影响1800年以来城镇化发展的原因。
2023-03-2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选考仿真密卷历史试题
4 . 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到现代的城市社会,城市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早期城市制度是由《周礼》规定的。在《周礼》之后,古代城市的发展进程始终伴随着国家的权力确认。从秦汉以后到宋,中国的城市政治制度既体现为国家结构的严密,也体现为市场和社会、家庭要素的功能性导入。

——摘编自姚尚建《在城市革命之前——中国古代城市的制度巩固》

材料二   宋代是我国古代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南宋时期的城市化率达到了22%……当时,打破了唐代以来城坊制的旧格局,实行街巷制的新体制,并大力发展各类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广告业,同时取消流传千年的宵禁,大兴夜市。而且,户籍制度也不像唐代那样严格(唐代户籍分为编户和非编户,编户称为良民,非编户称为贱民,贱民不得独立门户,须与良民共用一个户口本),流动人口统称“浮客”,在城市居住一年即可落户,不少城市,浮客已多于主户。

——摘编自刘奇《中国三次城市化浪潮的启示》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化发展加速,全国县改市和乡改镇的数目增多,使城市人口增幅较大。20世纪90年代,全国新设200多个城市和8000多个建制镇,这些城镇的设立又大大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使国有经济焕发生机,更使民营经济取代乡镇经济,并获得蓬勃发展,同时成为这一时期 城市发展的主要引擎。

——摘编自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指出周朝城邑的三等定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是我国古代城市化发展高峰期”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其主要的经济动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国家政策角度,阐述20世纪90年来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运河(1825年)通航以后从布法罗运一吨货到纽约市,以前要花费100美元,历时三个星期现在则花费15美元,全程只需八天。”这样,汽船与运河互补,提高了运输效率,大大降低运费,货运方面最低可减少90%以上。……1820年的纽约人口为12.37万,到1860年就变成了108万;同样令人吃惊的1800年,美国的外来商品大约只有9%通过纽约港进入美国,到1860年,这个比例已经跃升到62%

——许凯文《试析伊利运河对美国早期区域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某一知名学者就有关交通问题所写的著作目录

第一章

船、汽车、火车:近代交通新格局

第二章

新式交通与现代经济:以乡村社会为中心

第三章

新式交通与近代城市化:一个起步的动力

第四章

近代战争与新式交通的发展:以抗日战争为中心

第五章

新式交通与社会观念;以时间观念为中心

——摘编自丁贤勇《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运河”的名称,概括该“运河”对纽约发展的影响。
(2)参考材料一二,自选一个角度,运用近代以来的相关史实,围绕交通与社会变迁的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6-06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6 .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是第一个迈向城市化的国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故乡”。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许多村庄和工矿区成为新兴城市,特别是矿业资源丰富的矿区、码头和城镇,衍生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大批农民。

——摘编自欧阳萍、方文《19世纪英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车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

天津是继上海之后中国近代第二大工业城市、北方工业中心。作为清末“京师屏障”、“畿辅重地”,洋务派在此兴办军工产业,在全国具有先驱性地位,使天津成为中国近代“工业革命”的中心。清末“新政”时期,天津先后兴办的北洋银元局、度支部造币总厂,是当时全国的造币中心。民国之后陆续建成了大批知名企业,使天津的海洋化工、纺织、面粉等行业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整理自《华北国际五大问题》《天津近代城市工业格局演变历程与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材料三   一般认为,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是公元前3500年到18世纪中叶;第二阶段以产业革命前为界,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第三阶段从20世纪初以后到现在。相应的城市化的发展也经过三个阶段:起始、加速与完成阶段。

——摘自马先标、燕安《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是“第一个迈向城市化的国家”的理由,并分析“双重”属性对英国农村发展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天津城市发展迅速的因素。结合所学,各举一例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在天津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
(3)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2023-03-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等4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城市与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在事关人类生存却易被忽略的人与空气的关系上,便产生了始料未及却影响深远的潜在变化。城市的空气中混杂、聚集着来自下水道、墓地、地窖、屠宰房和污水坑散发的气味,城市中密集的建筑群既不利于气流吹散它们,也不利于阳光分解它们,而未分解物在人口密集区域集聚以致带来疾病。1856年8月1日,《英国母亲日志》刊载《健康指南》一文,开篇即言:“没有什么东西比健康更重要”,要享受健康就必须呼吸“洁净的空气”。1884年12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沃尔夫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

-摘编自严玉芳、梅雪芹《19世纪英国城市的新鲜空气诉求》

材料三   城市通过它集中物质的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的速度。通过它的纪念性建筑、文字记载、有秩的风俗和交往联系,城市扩大了所有人类活动的范围,并使这些活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城市通过它的许多储存设施,能够把它复杂的文化一代一代的往下传,因为它不但集中了传递和扩大这一遗产所需的物质手段,而且也集中了人的智慧和力量。不过,城市许多原先的功能作用曾经一度受自然状况所支配,要求所有参加者都到场,现在这种作用可以被电子传输,分发到全球各处。如果在一个远方的村庄里,能像在拥挤的市中心区一样,看到同一个电影,或听到同一个广播节目,那就不需要住在那个市中心区。我们必须在大城市与小城镇两者之间寻找出一种互惠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各自能发挥优势的基础上、重新还原到人的尺度。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这一城市中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古代文明遗迹名称,概括该城市具备的多重功能。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英国城市“洁净的空气”诉求产生的原因。对这一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借鉴,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角度出发,概述人类应该怎样处现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3)参考材料一二三,围绕人与城市写一则历史短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2-25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商业的兴起,是城市能够在封建庄园制度的环境中复苏的关键,使得商人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正是他们领导斗争,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古典城市文明的传统主要体现在中世纪城市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之中,在意大利的城市中反映的最为明显,由选举产生的市政长官被称为“执政官”,这个称号本来是罗马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名称。11世纪后期起,意大利城市普遍开始设置执政官,它不仅是一个官职,而且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统治的象征。

——摘编自黄洋《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材料二   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英国总人口18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52%,城市中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有10个,法国仅5个。以棉纺织中心曼彻斯特为例,工业革命前,这里人口仅在1万人左右,仅有几条又脏又暗的街道,没有市政机关,也无权选派议会议员。1786年阿克莱特

纱厂在此创办,仅过15年后,该地已经建成50家纱厂,成排的大烟囱日夜不停地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同时,城市中心区域已开始美化,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旁边设有商店,街道有了照明,还成立了城市消防队。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参与城市治理的主要力量。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简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城市治理方面的调整。
9 . 欧洲文明自古以来辉煌灿烂,影响世界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惯……罗马人发展的最终的法律观念也就是自然法的观念。自然法不是起源于司法实践,而是从斯多葛派关于有一个理性之神统治宇宙的思想中产生。或者,用西塞罗的话来说,自然法超出于单纯的风俗习惯或公众舆论之上,“是由大自然确立起来的,通过健全的理智方能发现,而且对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民族都一样有效"。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4001900年欧洲最大的城市(部分)(单位:万人)。

140017001900
巴黎(法)27.5伦敦(英)55伦敦(英)648
米兰(意)12.5巴黎(法)53巴黎(法)33
威尼斯(意)11.0那不勒斯(意)20.7柏林(德)242.4
格拉纳达(西)10里斯本(葡)18.8曼彻斯特(英)125.5
热那亚(意)10阿姆斯特丹(荷)17.2伯明翰(英)124.8
塞维利亚(西)7威尼斯(意)14.4莫斯科(俄)112

——摘编自田德文《欧洲城镇化历史经验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法律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00—1900年欧洲最大城市两个阶段的变化,并说明近代欧洲最大城市变迁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