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8 道试题
1 . 如表为1871—1913年德国农业和工业部门就业人数,如表反映出这一时期德国(     
时间农业工业
1871年854.1万人501.7万人
1913年1070.1万人1172万人
A.城市化水平提高B.国家正在走向统一
C.民主制趋于健全D.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2024-05-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规划机关(者)

规划方案或要点

城市定位

1949年

上海市政府收缩改造

消费城市

1950年

上海市政府、苏联专家《关于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意见书》

生产城市

1953年

上海市政府、苏联专家《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

全国轻工业中心

1956年

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1956—1967年近期规划草图》

工业城市

1986年

上海市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修改稿)》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1992年11月

上海市委、市政府《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国际大城市

1999年

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据黄文忠主编《上海卫星城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编制

表2呈现了建国以来上海城市发展规划情况。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5-3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21年的64.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7个百分点,比亚洲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10.6个百分点。材料指出新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A.城市经济发展较快B.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C.城市化进程加快D.政府积极推动城市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城市化的道路。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是在自然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展开的,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西方殖民侵略的影响。……西方是城市的拉力强于农村的推力,中国则是农村的推力大过城市的拉力。”据此可知,近代中国城市化(     
A.具有半殖民地的色彩B.是工业发展的吸引力
C.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D.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5 . 在近代中国,发展受制约的城市因其城市工业的幼稚,无法吸纳进入城市的移民。以北京为例,在1930年上半年,近1300万人口中有80万市民仅有临时职业或无正当职业。流入城市的人口不能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取得市民的合法身份。这表明(     
A.近代中国的城市具有排外性B.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极其艰难
C.中国城市化落后于西方国家D.官僚资本企业不利于城市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至1851年,全国已有大小城镇580座。从英国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和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来看,此时的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发展成为以城镇为主体的国家。当时,大约有360个城市居民过万人,但也有194个城镇人数不足3000人。此时的伦敦汇集着豪华的宫殿、宏伟的政府办公楼、高耸的大教堂、金融机构、博物馆、艺术馆和俱乐部,当然也充斥着贫民屋,到处都是肮脏混乱和无序。在这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切均是随着产业革命的步伐自然而然地发展的。

——摘编自陆伟芳《英国近代城市化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材料二 在二战的大摧毁之后,英国的城市规划人员有意识地寻求将伦敦市中心拥挤的工业及人口向郊区转移,并于1943年首次启动阿伯克龙比计划,重点强调发展“新城”,旨在扩展首都的周边面积。伦敦周围向不可能在城市中心拥有自己住宅的城市中产阶级,甚至工人阶级提供了住所。1960年以后,伦敦市中心人口开始流失,而整个地区尤其城市周边人口增长十分明显。英格兰南部的大部分,甚至是中部正在迅速地变成伦敦广阔而分散的郊区,以致像肯特郡和康沃尔郡这样的曾经距离遥远的农村地区,也异想天开地想成为伦敦的住房供应市场。而并非所有到乡下的人都要每天通勤,有些人一周内通勤两到三次,平时在家里或卫星城的办公室里工作。

——摘编自[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英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2024-05-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外城市化对比】

材料一:中国现代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受国家各方面政策的影响,城市化发展波动较大。改革开放后,中国国情的独特性直接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以“非典型的小城镇”和“典型的大规模城市”“两条腿”式走路,城市化的发展更多从城镇化开始,推动中国城市化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城乡二元化体制以及户籍体制的逐步放松,农村过剩的人力资本逐渐向二三线城市迁移,但农民并不是“一次性全部进城”,他们会合理安排家庭的发展策略,既要实现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也要规避风险。农民进城的策略愈发具有弹性,它表现为农民在城乡之间的往返流动:一是季节性往返。农忙返乡,农闲进城或春节返乡,节后进城;二是周期性往返。年轻进城,年老返乡。三是突发性往返。在城市遭遇个人、家庭或宏观经济形势的重大变故,就业无门时可随时返回农村。形成了能进能退、可攻可守的城乡流动模式。

-王德福《走好“接力式进城”城市化道路》

材料二:二战后,伴随着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拉美各国的发展成就辉煌。作为一种半封闭的内向经济和发展模式,初期带来的较快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拉丁美洲大量农村人口在短时间内以爆炸性速度流入城市,推动其城市化进程发展。由于放任自流的人口政策,市政缺乏规划,且城市工业的发展无法吸收所有劳动力就业,无法为迁移人口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基本的生活条件,随即出现了大批了贫民窟,造成城市化过程的混乱。1953年,学者将其归纳为“过度城市化”,其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但最直接、最根本的还在于其历史遗留的土地制度、人口政策、产业发展...从而引发大量社会问题,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摘编自王瑞民《过度与不足:拉美与中国城市化的比较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特征。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中国和拉美不同城市化模式的成因以及对我国后续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2024-05-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31957年中国城市人口变化表

年份全国总人口数(万人)城市人口比重(%)
1843417246.6
1893336718.2
19204471510.6
19364692611.2
19495416710.6
19576465315.4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以来,兰开夏郡发展成棉纺织业工业区,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等工业城市也迅速成长壮大。此后,煤炭工业中心和炼铁中心出现了大批城镇。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位于交通咽喉处的城镇也繁荣起来……18011851年间,英国纺织业城市人口增长率居第一、其他如港口城市为214%,制造业城市为186%。城市化使英国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从17501851年间,城市化水平即由10%提高到50%,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完成城市化的国家。

——摘编自陆伟芳《英国近代城市化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2024-05-1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周到西汉,礼制以室中西南隅为尊长所居、祭仪以东向为尊,故都城布局采用坐西朝东的方式;东汉以后,天子祭天之礼成为大典,定制在国都南郊举行,兼须配合举行盛大的元旦朝贺之需要,都城布局遂一变而成为坐北朝南;到隋唐时代,为了“适应规模越来越大的元旦大朝会的需要”,又设计了以都城中北部的宫城为主体的、对称的中轴线布局。都城布局又影响到州县治所城市的布局。在唐代州(府、军)治所城市普遍实行子城制度,“子城为一州政治核心,政府、廨舍、监狱皆设其间”,其次州、县普遍置立社稷坛。

——摘编自鲁西奇、马剑《空间与权力: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政治文化内涵》

材料二   天津开埠后,其租界面积相当于旧城区的8倍。此前中国的城市发展通常因政治和军事展开,中心地区多以官府衙门、庙宇和祭坛为中心。近代城市的空间布局明显呈现出了商业化的特点。此外,城市空间出现新城区、旧城区和棚户区(贫民窟)并存的现象,三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给城市的市政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例如,在19世纪末,北方工业中心天津的社会治安一片混乱,天津衙门根本无力控制住局面。而上海的社会问题则更为尖锐,各种帮会组织在上海滩风起云涌。

——摘编自顾强、章钊铭《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布了一系列规划,推动城市空间高效合理的开发。政府将城市区分为不同级别:国家级中心、区域中心等,试图用行政力量推动城市群发展。政府放宽了外贸限制,给予经济特区以对外贸易宽松政策,并允许外资进入投资设厂。对个别城市的计划体制、价格体制、就业体制、企业行政机制作出了一些改革,开放了一批沿海港口城市。21世纪,中国城市化由单体城市向大都市和城市群发展,建立了城市新区,崛起了一批城市群。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城市群对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摘编自孙全胜《成因分析及提升路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唐城市规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中国应对城市化问题的优势。
2024-05-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面是1851年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中西方在城市化上的差异表明(     
国家总人口(单位:方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约18004852
法国约3 6007525
中国约43 2008911
A.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胜于农业文明
B.中西方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道路明显不同
C.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西方主动而中国被动
D.中西方的农村人口对城市化的态度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