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18世纪早期,英国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20%—25%,到 1801 年增加到33%。 19世纪晚期,英国70%的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中。1801年英国共有59座城市人口在万人以上,到了1901年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了 437座。这反映了英国(     
A.城市化促进工业的发展B.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C.城市的发展具有自发性D.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随
2024-02-29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的社会动荡,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城市化
A.空间地域上分布不均衡B.发展进程具有不彻底性
C.移植了西方城市化模式D.城市间发展速度不平衡
2020-12-02更新 | 94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后期,巴黎的城市排水系统中,地下的管道系统供水管、煤气管和通信电缆等管线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地下共同沟(工程术语,隧道结构的一种)的早期雏形。据此可知当时巴黎的地下管道系统设计(     
A.旨在应对城市化的弊病B.受到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
C.提升了民众的卫生意识D.得益于新能源的广泛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75年,美国密苏里州宪法宣布授权人口在十万以上的市可制定宪章,实施地方自治;至一战前共有12个州实行地方自治。市政府权力涉及到饮用水供应、健康和卫生、城市建设、警察、消防、教育和福利、娱乐等领域。推动美国地方自治的主要因素是(     

A.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B.国内工人运动的有力推动
C.乡镇自治的历史传统D.城市化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5 . 从1801到1850年,英国急剧膨胀的城市人口为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给城市住房带来巨大压力。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政府通过调查详细了解情况,决定通过立法制定住房的标准,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于1885年颁布《工人阶级住房法》。在改善住房条件的问题上,有的城市继续由资本家和房地产商实行营利经营,政府也通过立法进行约束。这反映了英国(     
A.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B.已经建设成为法制国家
C.政府干预房地产经济D.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6 .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以来,农民们也被卷进了流通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他们生产超过自己消费、为了销售的物产,或者相反的,从别人那里购买自己没有生产的生活必需品。而这个行为不是在自己的村庄内部、左邻右舍之间进行,而是在更为广域的,通过专门做些此生意的商人进行。由此,在农村地域出现了进行交易的恒常性设施。其小规模的叫做“店”、“步”、“市”等。“店”在陆路的街道两边,“步”是船停泊地出现的商业集落。

——[日]宫本一夫等《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地产商与零售商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文化等功能于一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三 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二)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三)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止发展时期;(四)1978年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宋朝集镇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购物中心这一商业组织形式产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某一阶段,分析其发展状况的原因。
7 . 美国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大都市往往也是产业聚焦地点,考虑到运输、劳动力成本,相关制造者往往集中经营,且生产分工。因此,大都市专业化程度高,功能较单一,但区域间城市密度大,城市间关联性高,区域效应明显,蔓延带状发展。这一观点强调了(       
A.大都市成为制造工业发展的基础B.城市化水平受到产业结构的制约
C.市场集聚效应加强都市辐射作用D.社会分工推动着城市规模的扩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英国内城问题,即所谓英国内城困境,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大量制造业工厂关闭,大批住宅房屋被遗弃,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移到城镇或城市边缘地带的小城镇,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等。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内城遭到彻底废弃B.工业结构发生转变
C.人才外流十分严重D.城市交通根本改变
9 . 1908年4 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B.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C.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D.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呈现了中国近代后期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
统计时间城市化率文献依据
民国初年21%卜凯《中国土地利用》1941年
20世纪30年代28%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1946年
1949年17.4%罗时凡《中国国情大事典》1993年
A.城市化未引起社会关注B.缺乏城市化的物质基础
C.民国时期研究结论失实D.城市化受阻于政治环境
2020-12-05更新 | 647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