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近代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进行的。从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0-/01861年,全英国就已经有16个城市人口超过了10万。到了1911年,人口过10万的城市增加到了42个。英国的近代城市化运动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多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对经济并不干预,对城市建设也没有规划。这样的城市化发展就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英国的城市化开始之前,英国经济的重心集中在伦敦和伦敦的周围区域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原有的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却逐渐衰落,新的城市都建立在西北部地区,而英国的人口和经济投资也向北移动。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城市化有所发展,1843年、1893年、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占比分别为5. 1%6%1.6%,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口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沿海地区人口城市化色彩浓厚,但内地城市发展停滞、衰落,例如,西安人口由曾经的百万减少到1920年的20万,兰州人口从1901年的55万,减少到1921年的32万。在铁路沿线及其辐射区域,一大批新兴城市和集镇拔地而起,那些沿江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增添铁路这一新的运输手段,而更加兴盛起来。

——摘编自马先标《百余年近代中国城市化历史回顾与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悠久。在《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左传·隐公元年》孔疏:“王城方九里,公城方七里,侯城方五里,爵城方三里。”《管子》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摘编自尹家琦等《西周时期城市规划理念探讨》

材料二 近代中国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城市主要是一些开埠通商城市,特别是沿海沿江少数开埠通商的新兴城市现代化发展较快;而原来那些历史悠久,经济较发达的内地城市由于处于封闭状态,现代化起步更晚。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通过开放城市传进中国,而开放城市的社会经济的日益现代化,也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各种以传播现代知识文化为目的的新式文化教育机构应运而生,日益发展。近代中国城市愈发展,农村就愈落后。这些城市在文化上与周围地区相对疏远,在经济上则被当成是获得出口产品的中转站,而不是促进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

——摘编自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特点与外力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3 . 伦敦的城市治理城市的急速发展有时会引发“城市病”。伦敦就是其中的一座典型城市,而其针对“城市病”的治理对策,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材料一   “我们从伦敦著名的‘乌鸦窝’圣吉尔斯开始……这个聚集地年复一年的变大,住宅规划得很不好,一堆乱七八糟的三四层的高房子,街道狭窄、弯曲……这些地方的肮脏和破旧是难以形容的……到处是一堆堆的垃圾和煤灰,从门口倒出来的污水就积存在臭水洼里。而住在这里的是穷人中最穷的人,是工资最低的工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发表于1845年)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当时英国“城市病”产生的背景。
(2)回顾伦敦的城市治理,将字母填写至相应事件中。
A.10世纪末
B.17世纪初
C.19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①英国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发生于。
②伦敦的城市治理是从获得了国王颁布的特许状后,大约是在。
③工业革命后期,英国于颁布法律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伦敦并未纳入其中。
④英国最早的《济贫法》颁布于。

材料二   伦敦城市治理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55伦敦市设立“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主管伦敦市公共工程。
1859“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向议会申请借贷以治理泰晤士河污水问题。
1863议会颁布《碱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69“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放了两个绿地公园,提供市民休闲场所。
1874民间社团“改造工业阶级住宅都市协会”建立了专用工人住房。
“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始计划改造贫民窟。
1875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辟新街道,缓解交通拥堵。
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1888议会颁布《伦敦交通法案》,规定铁路公司必须提供工人低价的车票/通勤列车。
(3)材料二从三方面体现了伦敦城市治理的特点,请提炼并加以解释。

材料三   “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经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下水道已经修筑起来或改善了;在最坏的贫民窟中间,有许多地方修建了宽阔的街道。……但并不是所有的现象都被消除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二版序言(1892年)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伦敦城市治理带给你的启示。
2021-12-18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材料二近代开埠通商,是政府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应对。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振兴实业和创办新式学堂等,促进各地城镇手工业、工场和新式教育的发展,城市主要功能开始嬗变。政府推行地方自治和设立城市管理机构等,从制度上规范了城市的发展。通商口岸与国际市场接轨后,进出口贸易迅速增加,大量商人聚集口岸城市,城市的集散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近代工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沿海沿江城市兴起,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它改变了城市经济的结构,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职能。市场与城市的互动,促使经济重心和布局的调整,也促使市场网络和城市体系的重构。聚集在城市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会馆、同乡会和慈善组织等传统社团逐渐转换角色,更多地介入公共领域。由知识分子、实业家商人等组织的新式社团,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着公共职能,社会力量开始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推动力。

—摘编自张利民《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动力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背景并指出其主要推动力。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的看法。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118年桑弘羊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盐铁官营的计划(注:前117年开始实施)。这个计划的要点是:(一)将煮盐、冶铁之事均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以补充赋税。(二)“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三)“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四)“郡不出铁者置小铰官”,管理铁器的专卖事宜。据专家断定“西汉的冶炼生铁的技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冶炼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二:明清时期,武汉地区繁荣昌盛,既因为水陆交通枢纽的位置成为“九省通衢”,又因经济发达得以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为“天下四聚”。晚清以来,武汉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城市之一,并建立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湖北枪炮厂等一批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企业,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近代武汉铁路网的形成,带动了武汉近代化的发展。

杜伊斯堡位于西欧第一大河、德国的摇篮莱茵河畔,是位于德国西部的重要工业城市,被称为德国的钢铁心脏。19世纪上半叶,随着鲁尔区的工业发展,杜伊斯堡也成为著名的煤矿和钢铁生产基地,对德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武汉与杜伊斯堡于1982年建立友好关系,这也是中德两国结成的第一对友好城市。

——摘编自《中德友好省市清单,你在哪座城?》

材料三:包头地区拥有白云鄂博铁矿,煤、石灰石、萤石、耐火黏土等辅助原料也应有尽有。1955年集二铁路建成,苏联通过它向包钢运输了大批建设所需的设备。包钢是建国初期“156项工程”项目之一,在国家统一安排下,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干部、工人、转业军人、学生和技术人员怀着建设新中国、支援边疆建设的热情来到包头,成为草原钢城的创业者。1959年10月16日,包钢一号高炉出铁,结束了内蒙古地区“寸铁不产”的历史。包钢和鞍钢、武钢一起成为我国最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

——摘编自《“一五”计划与包头工业基地的建设》

(1)根据材料一,归纳桑弘扬盐铁官营计划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武汉发展的原因,并概括武汉和杜伊斯堡在近现代发展中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包头草原钢城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影响。
2024-05-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校模拟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西周到西汉,礼制以室中西南隅为尊长所居、祭仪以东向为尊,故都城布局采用坐西朝东的方式;东汉以后,天子祭天之礼成为大典,定制在国都南郊举行,兼须配合举行盛大的元旦朝贺之需要,都城布局遂一变而成为坐北朝南;到隋唐时代,为了“适应规模越来越大的元旦大朝会的需要”,又设计了以都城中北部的宫城为主体的、对称的中轴线布局。都城布局又影响到州县治所城市的布局。在唐代州(府、军)治所城市普遍实行子城制度,“子城为一州政治核心,政府、廨舍、监狱皆设其间”,其次州、县普遍置立社稷坛。

——摘编自鲁西奇、马剑《空间与权力: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政治文化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唐城市规划的特点。

材料二: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全国总人数(万)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率(%)
18404128127686.7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146884510610.9
193646962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摘编自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城市化分期》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01—192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天津开埠后,其租界面积相当于旧城区的8倍。此前中国的城市发展通常因政治和军事展开,中心地区多以官府衙门、庙宇和祭坛为中心。近代城市的空间布局明显呈现出了商业化的特点。此外,城市空间出现新城区、旧城区和棚户区(贫民窟)并存的现象,三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给城市的市政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例如,在19世纪末,北方工业中心天津的社会治安一片混乱,天津衙门根本无力控制住局面。而上海的社会问题则更为尖锐,各种帮会组织在上海滩风起云涌。

——摘编自顾强、章钊铭《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布了一系列规划,推动城市空间高效合理的开发。政府将城市区分为不同级别:国家级中心、区域中心等,试图用行政力量推动城市群发展。政府放宽了外贸限制,给予经济特区以对外贸易宽松政策,并允许外资进入投资设厂。对个别城市的计划体制、价格体制、就业体制、企业行政机制作出了一些改革,开放了一批沿海港口城市。21世纪,中国城市化由单体城市向大都市和城市群发展,建立了城市新区,崛起了一批城市群。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城市群对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摘编自孙全胜《成因分析及提升路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中国应对城市化问题的优势。
2024-05-0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社会住房是保障性安居住房。19世纪工业大发展导致人口急剧膨胀,一些企业家、慈善家出资建设“工人住宅”,产生了第一批大型房产建设公司。1894年通过《施格弗莱德法案》,旨在帮助和鼓励工薪家庭购买并拥有房产。随后,一列法案从机构设置、金融优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廉价住宅的政策支持。至1939年,法国建成近30万套廉价住宅,大约有一半是租赁,一半出售给小型房产所有者。二战后,法国遭遇了严重的住房危机。从1950年代末开始,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住房建设运动开始,至1970年代,住宅建设量基本解决了战后的住房赤字。其中,64%由国家补贴,23%属于社会租赁。1980年代后,法国社会住房建设为地区社会发展综合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孙莹《法国社会住房的政策演变和建设发展》

材料二   1949年北平解放后,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在大力修缮旧房危屋的同时,建筑了一批新住房。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市仿照西方邻里单位的手法,在复兴门外建立了一片新住宅同时又学习苏联住宅生活区建设办法,在建设工厂的同时,配套建设了相应的工人住宅区。住宅楼房多数是3层,每户设有厨房、厕所以及上下水、甬道、路灯、各种市政管线都通到每幢住宅;在一公里的距离内商店、学校、俱乐部等服务设施齐全。居住区内建筑风格比较统一协调,庭院完整;绿树成荫,有较好的通风和日照。

——摘编自师吉金《新中国城乡居住条件的初始变迁》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法国社会住房政策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民居住条件改善的特点及原因。
2024-04-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有关英国17-19世纪人口变化的统计情况(单位:万人)。

——根据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制图

材料二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的整合与裂变。发生于世界近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统治的建立,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较长时间里保持着较为旺盛的活力。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了优势之后,才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摧毁一切封建堡垒,踢开一切封建羁绊,组成资本主义基础上的世界整合。工业革命为人类指明了走向工业社会的目标,造成了人类相互依赖的物质基础,但也造成了工业化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对抗;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先进和富饶工业社会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大裂变;工业革命改变了国际格局,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但也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人类社会必然在这种对抗和裂变中发展并逐渐融合,走向更高层次的一体化。

——摘编自赵秀玲《工业革命——世界整合与裂变的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7—19世纪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所引发的“整合”与“裂变”的表现。(不得照抄材料)
2024-04-2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任丘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0年,美国城市人口比例只有6.1%。到1870年168个城镇人口超过1万,只有15个城市人口超过10万。1880年以后,城镇向外扩张,连接全国各个城镇的铁路网也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到1920年,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心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但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中心城市人口开始出现向郊区扩散的现象,郊区住宅不断出现,进入了城市人口的郊区化时代。1950年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上升,超过50%,城市化水平达到64%。但是之后经济活动和人口持续不断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和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郊区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摘编自高强《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材料二 现代日本城市化是一种人口从农村及小城镇地区向太平洋沿岸城市移动的过程,日本的十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而且七个分布在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初推行工业化政策以来,农户转移速度加快,农户人口急剧减少。据统计,到 1971年,日本中小企业发展到508万个,从业人数达到3040万人,从业人员增加了1倍多。在日本城市化急剧推进的50、60年代,正是国际环境有利于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时期。外贸及技术的引进加快了日本城市化的进程,但是也造成农村人口稀疏、产业衰退、社会设施奇缺、文化水平落后。日本在城市化中后期注意到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制定了大量法律促进农村发展,如《丰岛振兴法》《山区振兴法》《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等。

——摘编自高强《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美国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日本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2024-04-1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淮河流域是部族、方国和封国密集分布的地区。大禹治水后是夏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汉武帝采取措施消除兖豫平原的水患,西汉末年全国人口5959万人,而淮河流域约为1448万。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迂回曲折的历程后,隋唐是淮河流域经济的辉煌时代,而且淮南淮北经济均衡发展,改变了两汉淮南落后于淮北的局面。在宋金对峙时期,淮河流域经济一度衰落。南宋以后,由于黄河夺淮的影响,流域内洪涝灾害频仍,与其他发展较快地区相比,大大落伍了。明朝初年,统治者除了实行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以外,还实行了向流域地区移民、营建凤阳中都城的特殊政策,促进了流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清时期流域内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商品化倾向更为明显。

——摘编自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轨迹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著名化学家法拉第(1791—1867)曾经描述他所见到的泰晤士河,“整条河变成了一种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体……气味很臭,就像街道上散发的臭气一样……整条河实际上就是一条臭水沟”。工业革命初期,主要的机械动力是水力,造成第一批近代工厂基本上依河而建,不仅解决动力问题,又方便了工业废水的处理。这些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铅、碱、硫等污染物,使水质大大降低,河流污染严重。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展,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加之市政建设落后,城市房屋供应紧张,忽略了对房屋排污设施的建造,人畜的排泄物、生活垃圾和洗涤物无处排放,导致方圆几英里的地方水流浑浊。

——摘编自吴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拉第时期造成泰晤士河污染的原因。
2024-04-0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