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广东军政府将城市近代化建设视为建立现代国家之举,仿照西方改良城市理念,初步圈定广州“市区”范围,开启了近代城市规划建设。1918年,设立广州市政公所,城市规划逐步转向以市区道路、公园和市场为主体的整体布局。1921年,广州建市。在孙中山《建国方略》理想规划蓝图的指引下,市政府开展了行政城市规划的多方面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城市近代化的典范。

——摘编自韩雁媚等《广州市建制前后规划建设实践分析》

材料二   1959年实现自治以来,新加坡从“贫民窟”发展成当前的世界城市,城市更新为其成功转型提供了有效支撑。60年代初期,政府成为最主要的公房开发者,成立建屋发展局和规划局,通过《住房与开发法》《规划法》及其修正案等。

1971年,新加坡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颁布首个概念规划,提出“建成花园城市和公共城市”的发展构想。80年代以来,新加坡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开发成为主流方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加坡跃升为全球城市联盟的一员,政府更加注重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城市更新治理体系,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任荣荣《新加坡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广州城市建设成就瞩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城市更新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新时代广州的城市更新提出两条新的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美国经济进入二战后的繁荣时期,北部17个城市都经历了这场繁荣。到1970年美国学生的高中毕业率达到了76%。北部17个城市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46%,其中郊区平均人口增长率高达107%,而许多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却出现缩减情况。郊区面积、人口和就业的增长得益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免费公路系统建设,同时在新公路系统诞生的重要时刻,美国人正用他们逐渐增长的收入购买百万计的汽车,值得注意的是,提供免费停车的汽车购物中心在50年代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摘编自(美)约翰·F·麦克唐纳《战后美国城市:人口、经济与社会政策》

材料二   匹兹堡曾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二战后,匹兹堡市中心烟雾污染、交通拥挤的困扰已成“心腹之患”,实施城市更新计划刻不容缓。1945年秋戴维·劳伦斯当选市长,在其主导下,第一步便是加大力度推行无烟燃料的使用或使用特殊装置控制烟尘排放,并对市内最大的钢铁公司进行降低排污量的改造。而后在城市中心区按比例划定工业、商业及居住范围,IBM、贝尔、希尔顿等公司、酒店相继落户其中。他们实施了老旧住房的拆迁工作,却没有给被拆迁者提供任何就业帮助。最终改革达到了部分目的,污染问题得到了根本的治理,但内城居民变为以穷人和黑人为主,郊区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和白人的一统天下,大城市问题更加棘手。

——摘编自王旭《美国城市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匹兹堡实施城市治理的主要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城市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 . 城市与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在事关人类生存却易被忽略的人与空气的关系上,便产生了始料未及却影响深远的潜在变化。城市的空气中混杂、聚集着来自下水道、墓地、地窖、屠宰房和污水坑散发的气味,城市中密集的建筑群既不利于气流吹散它们,也不利于阳光分解它们,而未分解物在人口密集区域集聚以致带来疾病。1856年8月1日,《英国母亲日志》刊载《健康指南》一文,开篇即言:“没有什么东西比健康更重要”,要享受健康就必须呼吸“洁净的空气”。1884年12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沃尔夫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

-摘编自严玉芳、梅雪芹《19世纪英国城市的新鲜空气诉求》

材料三   城市通过它集中物质的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的速度。通过它的纪念性建筑、文字记载、有秩的风俗和交往联系,城市扩大了所有人类活动的范围,并使这些活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城市通过它的许多储存设施,能够把它复杂的文化一代一代的往下传,因为它不但集中了传递和扩大这一遗产所需的物质手段,而且也集中了人的智慧和力量。不过,城市许多原先的功能作用曾经一度受自然状况所支配,要求所有参加者都到场,现在这种作用可以被电子传输,分发到全球各处。如果在一个远方的村庄里,能像在拥挤的市中心区一样,看到同一个电影,或听到同一个广播节目,那就不需要住在那个市中心区。我们必须在大城市与小城镇两者之间寻找出一种互惠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各自能发挥优势的基础上、重新还原到人的尺度。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这一城市中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古代文明遗迹名称,概括该城市具备的多重功能。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英国城市“洁净的空气”诉求产生的原因。对这一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借鉴,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角度出发,概述人类应该怎样处现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3)参考材料一二三,围绕人与城市写一则历史短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2-25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人类城市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城市折射出当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凡民人所屯聚者,谓之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防通者,谓之镇;亦有不设官而称镇 ……城市则是有着更加多元、开放特质的人类聚落,城市作为一个不同于乡村的聚合体,具有经济角色、政治角色、文化角色和流通角色四种职能。

——整编自周大鸣《从乡村到城市:文化转型的视角》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 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材料三   19世纪城市交通的大变革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带动了商贸服务业如建筑业、邮政通讯、商业服务、教育科技、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发展,英国城市人口激增,城市问题日益明显。

——摘编自欧阳萍、方文《19 世纪英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人类居住环境演变的三个阶段,并指出其中最后一个阶段居住环 境的主要含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从全球贸易网形成角度,说明此时 外国资本主义不断入侵的动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交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2023-04-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9年曼彻斯特市布里奇沃特街区图


曼彻斯特是英国典型的工业城市,在拥有5001000雇工的大工厂之间,都坐落着工人阶级极其简陋的住宅,成排或成堆地聚在一起。而市民的住房之间也混杂着众多小规模的布料切割场、纺锤制造厂、染坊和印花厂。

材料二   英国于18311832年间经历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霍乱疫情,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1848年英国政府开始着手解决工业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城市病”问题。

18481875年间是城市规划的第一阶段。中央政府出于疾病防治的目的,颁布了一系列卫生法案,授权地方政府为改善城市卫生状况,对已有街道和建筑物进行改善,并为城市居民开辟适合户外社交娱乐的场所,市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18751909年间是城市规划的第二阶段。从1875年《技工和劳工住房改善法案》的颁布开始,英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住房法案,其授权地方政府清理贫民窟地区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通过对贫民窟进行清理和重建,工业城市的市容得到明显改观。但改善方案涉及的面积一般不超过100英亩,其无法确保改善区域内的建筑与相邻区域的建筑在功能上彼此协调,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19091939年间是城市规划的第三阶段。1909年颁布了《住房与城市规划诸法》,授权地方机构以“规划方案”的形式,把辖区内所有土地按功能划分不同区域,从宏观角度考虑相邻建筑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协调性。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工业城市近代早期存在的种种“城市病”逐渐得到医治。

——均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1848—1939年英国对工业城市进行规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48—1939年英国工业城市规划的特点。
2023-02-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广东卷)
6 . 表1、表2是近代英国报刊业大事年表(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党报时期”

时间概况
16401660出版30多种报纸和新闻印刷品,如保皇派创办的《神圣帝国信使报》《学院信使报》,国会派《公民信使报》《不列颠信使报》等,报道英国革命、国会、皇室的新闻。
1665《牛津公报》创刊,英国第一份真正的报纸,报道官方新闻及社会新闻。
1688“光荣革命”后,辉格党创办《辉格考察家》《自由人》,托利党创办《考察家》《每日新闻报》,由一些文化名人为其撰稿,报道两党活动。
1731《绅士杂志》创刊,主要报道国会问题。

2“商业报刊时期”

时间概况
1785创办《泰晤士报》。该报售价低廉,致力于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及时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后跻身英国一流报纸行列。
1801非政治性的《每周快讯》在伦敦创刊。
1837英国工人宪章派左翼领袖奥康瑙尔创办《北极星报》。
1855《每日电讯》创刊,售1便士,是英国最早的“便士报”,成为廉价报纸的先驱。
1862共有报纸1165家,杂志213家。
1896北岩爵士创办《每日邮报》,报道内容贴近市民生活。

——摘编自王达奇《简述西方国家报业的发展阶段及规律》

(1)据表1,指出英国报刊业的特点。
(2)据表2,说明英国廉价报纸流行的原因。
2023-11-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新兴城市。11世纪后期,英国的考文垂有约6000人,约克有1万余人;14世纪初,只有几座城市超过5万人。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包括城市贵族、富裕商人、手工业者、教士、律师、教师、帮工、学徒等。1115世纪,领主常将自治特许状赐予城市,以标明相互间的权利与义务。城市市民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也往往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与封建制以出身定等级不同的是,城市中的社会等级是以财富为基础的。每个人的社会身份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人都可以通过发家致富享有优越地位,富人也有因顷刻破产而沦为下层的可能。

——摘编自姜守明《浅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制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二   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的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这一时期的城市化依托于大工业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原来脱胎于封建城市的那种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城市中劳动人民居住条件恶化,形成贫民窟;而资产阶级在环境较好的地区建造舒适的高级住宅别墅。

——摘编自郭笑撰《西方城市化理论、实践与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材料三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19602010年)   

年份整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
196010.3234.25.7260.54.6022.2
197013.7137.16.9866.66.7325.4
198017.6439.67.9870.29.6629.2
199022.3442.68.7772.513.5733.6
200028.5446.69.5074.419.0439.3
201036.2351.810.1176.026.1246.2

——许学强、周一星等编著《城市地理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欧新兴城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并分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不同的原因。
2023-08-04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社会生活变迁是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缩影,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为繁盛的一个时代,商品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文化娱乐需求的提升也呈现前所未有的态势。宋代,农业生产的进步和手工业生产的发达,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大幅增长和城镇的繁荣昌盛,游风日盛,北宋开封和南宋杭州娱乐业之兴盛,便是实例。当时都市序列中其他城市享乐之习也甚为风行:西京洛阳是当时比较重要的政治城市及文化中心。

——摘编自刑颖《宋代市民演艺活动初探从城市变迁的视角》

材料二   租界西方娱乐方式的传入(部分)

项目

传入年代

活动方式影响

西方戏剧

19世纪40年代

1860年成立ADC剧团对上海戏曲的改变和舞台的改造产
生深远影响

跳舞

19世纪40年代

1850年举行上海开埠以后第一次舞会成为夜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娱乐活动
形式之一

城市公园

1868年

黄埔公园是游憩的场所,也是上海地区侨民举办周末音乐会的地方上海地区第一座城市公园,不同于
传统的私园

马戏、魔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表演团体主要来自英国和美国领略了不同于传统戏法的西方经典
的魔术节目

电影

1896年

主要在茶馆、酒楼、溜冰场等场所放映中国最早的放映记录,大众化娱乐
活动形式之一

——摘编自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

材料三   1981—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民娱乐活动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市民娱乐活动多元化的原因,并归纳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023-08-03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知恩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河北省省会变迁次序及路线,其中2—9出现在1913—1949年。其主要原因在于(     
A.国家政局变迁B.社会性质改变C.都城频繁迁移D.城市地位升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为“迁居上海的原因”调查,主要的调查对象是1948年前迁居上海的部分人群,可知,吸引人口迁徙的主要动因是(     )
原因人数百分比
求学92.1
寻求就业机会22250.7
躲避中日战争173.9
躲避内战102.3
躲避匪徒30.7
到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358.0
A.交通技术的改善B.城市工业的发展
C.基础设施的完善D.居住条件的优越
2023-07-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