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斌椿是清政府第一位官派出赴欧洲考察的官员,他在1866年撰写的《乘槎笔记》中写道:“是日,至电机信居,问马赛开船日时,顷刻回信,答以初十日申刻,往中国船开行。记程二千里……来时携时辰表二。其一则按周中正午,随地推移,每日至午正约迟一刻。一仍其旧。至巴黎时,彼之午正,乃中土戌刻矣。今由西土东回,每日缩一刻余。”由此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①电话在此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欧洲至中国的海上航线已经建立
③时区和时差概念已经形成
④他可能经苏伊士运河回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
2 .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实现了革命性发展,出现了高速公路、高铁、飞机等新生事物,下列有关这一发展及表现认识不正确的是(     
A.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B.英法海底隧道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
C.空中通道便利了人们的出行D.20世纪70年代后宽体客机成为客运主流
2022-10-30更新 | 65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10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这是一条连接河南郑州市与重庆市的高速铁路。该高铁通车后,京郑渝昆高速铁路通道将实现全线贯通,并与京广、陇海、兰渝等铁路大通道联网,从而极大缩短重庆及三峡库区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这表明(     
A.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B.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区域性联系日益密切
C.人们的市场和竞争意识正在逐渐形成
D.中国的经济版图彻底地突破了地域界限
4 .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自东京至大阪全长515.4km,目前最高运营时速285km,链接起东京、名古屋、大阪等三个都市圈,沿线形成了“4小时经济圈”,1964年开通至2016年,其总客运量约56亿人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推动城市一体化B.交通进步改变了城市职能
C.高铁发展便利了人们生活D.城市化促进了航空业进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下列有关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
B.20世纪50年代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主流
C.20世纪70年代喷气式飞机代替螺旋桨飞机
D.2019年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以来,在纽约、伦敦等欧美国家的大城市,航空、火车、地铁、公共汽车、小汽车、自行车以及步行等都是城市交通模式的组成部分,并在各自适合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表明(       
A.城市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B.交通工具创新扩大了城市规模
C.工业化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D.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发展趋势
7 . 1929—1932年,德国动用了5500多名人员,在科隆至波恩间修建了一条专供机动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四车道新型公路。德国修建这条新型公路是因为
①解决交通堵塞的需要   ②受到汽车工业发展的推动
③缓解经济危机的压力   ④与各国高速公路发展竞争的需要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从远古时代到如今万物互联网时代,人类自诞生之日起,每一个影响到世界的颠覆性变革,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力都是科技大爆发。下列科技成果按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出现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②世界上第一条横跨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③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的诞生 
④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9 .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突飞猛进,很多领域跻身国际前列,下列可以说明的史实有
①至2020年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②202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国际领先
③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④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
10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交通工具在不断改进、更新,动力发生重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城市的兴起与发展B.科学技术的发展
C.交流需求的增加D.物质生产的丰富
2022-03-23更新 | 443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