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2023-12-23更新 | 468次组卷 | 10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为晚清《点石斋画报》中一篇名为《剖割怪胎》的报道,其配文写道:“该收生婆无能为力而去。张惊惶无措,不得已,至西口外国医院求救。”由此可知,当时(     

A.西医因疗效赢得了民众信任B.国人对西医抱有尝试的心态
C.中西医结合提高了医疗水平D.西医依靠特权取得优势地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她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病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病发挥了巨大作用。她的发现源于(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肘后备急方》D.《本草纲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81年,意大利人将牛瘟传入非洲之角,严重破坏了非洲东部和南部的社会经济结构。19世纪20年代,英国军队和军舰将霍乱从印度带到东非,使得当地人在面对欧洲殖民征服时更为脆弱。由此可知(       
A.欧洲殖民扩张纯属偶然B.疫病流行影响区域文明发展
C.欧洲医疗水平更为先进D.三角贸易导致疾病全球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0-1911年,黑龙江省爆发严重鼠疫,北洋医学堂中国人伍连德负责查疫,并取得成效。对此,《大公报》进行了报道。报道讽刺了中医治疗的积极性,设置了大量篇幅普及卫生知识,宣扬了先进医疗经验并提倡向西方学习。系列报道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接受,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先进理念凭借其实效性地位得到提高
B.清末新政使清政府舆论宣传理念得到革新
C.西医理论通过新文化运动得到社会广泛接受
D.报纸宣传已经成为推进文明进步的主要工具
6 .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下列古代医学成就为屠呦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的有关书籍是(    
A.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B.东晋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
C.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D.唐代的《新修本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医学以阴阳五行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并将生理、病理、诊断、药物、治疗、预防等各方面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医学理论
A.强调辨证施治B.吸纳临床经验C.成果丰富多元D.注重整体思维
2022-01-14更新 | 771次组卷 | 2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总结了公共卫生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宋朝以法律形式建立全国性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这反映唐宋时期
A.建立完善国家医药制度B.医学观念不断发展
C.国家重视普及养生之道D.医学理论体系完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中国疾病疫情概况

时间流行病疫灾概况病疫区域主要举措

隋、唐、五代
隋末唐初频繁,疫灾频率12.4%;盛唐最低;安史之乱后135年间发生9次,后期的7次相当严重。唐末至五代,疫灾频繁。
隋朝北方病疫多于南方;唐朝与五代南北基本平衡。北方疾灾主要发生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南方疫灾主要发生在江淮之间和长江三角洲。政府主编并颁发《诸病源候论》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医院等防控:颁行医方、派遣官员贩灾送药: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法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

两宋
瘟疫共45次。宋建立后103年内共10次。
宋末64年间共发生5次瘟疫,严重瘟疫出现3次。春夏发病有31次
南方比北方多,东部比西部多,其中涉及浙江省的瘟疫最多,都城比其他地区多中央设太医局,地方设惠民药局,北宋设立官药局,还设校正医书局,专事校勘、整理医学文献。政府将“疫灾”提升为“四大自然灾害”之首。

明朝
276年共发生疫灾330次,前期疫灾次数少,中期和后期次数多。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南方较多、北方较少惠民药局予以继承;明中期以后,经常性药政机构演变成在灾难时才开启的公共卫生机构。公立和私营的医院开始普及,州、府、县几级行政区都有医院。
清朝269年共发生大、小瘟疫149次。前清197年中有84年发生了疫病。1840年以后,疫病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明显上升
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规律。浙江、江西、福建、山东等省的疫病发生频繁,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疫病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江南地区大多数惠民药局中,仅少数仍在瘟疫之年作为临时施药之所偶尔发挥作用。私营医院更为普遍,民间医生刊刻医方散送民众,利用自身力量影响官府进行救治

——以上材料摘编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张剑光《三千年疫情》等医学著作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0 .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2018-06-09更新 | 13562次组卷 | 23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