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4 道试题
1 . 古代发生疫病时,政府会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救灾措施,要求地方官吏及时如实上报灾情,对上报灾情的时间和内容有详细的规定。1911年,清政府在沈阳召开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与古代相比,清末防疫的不同在于(     
A.救灾措施有效B.政府高度重视C.吸收国际经验D.制度保障抗疫
2 . 据载,中医药抗疫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下列中国古代医药成就或著作属同一人的是(     
A.“麻沸散”辨证施治B.《千金方》《大医精诚》
C.“五禽戏”青蒿抗疟D.《唐本草》《黄帝内经》
3 . 如图是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年)。画面右下角是展开着的《人体构造论》(维萨里于1543年出版)。伦勃朗通过光线对比和构图布局,将画面焦点集中在尸体的解剖上。该作品(     

   

A.说明了宗教改革阻力比较大B.体现了印象主义的艺术风格
C.反映了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D.展现了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023-08-29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一)
4 . 近代医学进步控制疫病传播: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詹纳发明____接种法;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____;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____,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
2023-08-2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3-4近代西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吴又可编撰的《温疫论》是中国古代温病学说的标志性著作,如今临床医生应用其中的理、法、方、药治疗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以上材料作为直接论据,最适合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A.明清科技的璀璨辉煌B.中西结合的诊治理念
C.古代医学发展的原因D.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3-08-29更新 | 213次组卷 | 5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6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亡。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

——摘编自王旭东的《世界瘟疫历史》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面对各种严重流行的疫病,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加强领导,发动群众,配合生产,深入宣传,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1953年12月,召开全国卫生会议,制定了新中国“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地方政府对于组织群众,说服教育,以及开展各项防疫具体工作,均予以积极推动。在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地消灭或控制了各种疫病的流行和蔓延,为以后新中国的防疫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大大推动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

——摘编自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卫生防疫事业探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疫病防治取得巨大成绩的意义。
2023-08-28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代名医徐大椿认为,医治身体就像治理天下,身体之病的形成有先天的自然因素和后天的人为因素,先天因素就像天下遭遇自然之乱须有圣贤治世方可平乱,人体的先天之病亦须服用好药、善加保养。他认为“良医之法”可“通于良相”。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医学(       
A.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B.浸润了主流思想的理念
C.以儒家价值观为总指针D.受到了市民文化的影响
8 . 世界历史上的疫病,对世界文明进程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上记录的第一次瘟疫,发生于公元前430年。希腊四分之一的人死于这次瘟疫,雅典文明几乎覆灭。公元541年,瘟疫开始袭击东罗马帝国,这次瘟疫经后世查明是鼠疫。这次鼠疫十分严重,最高时一天死亡1.6万人,东罗马帝国因此一蹶不振。

——据(英)乔治·格罗特《希腊史》等整理

材料二   1347年以来爆发的黑死病,从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的港口城市墨西拿开始,席卷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1353年抵达俄罗斯。此次瘟疫导致欧洲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次瘟疫被视为中世纪晚期社会治理与意识形态走向最终崩溃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动荡,整个欧洲的治国理政、商业贸易以及日常生产等活动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将欧洲的历史发展推向了未曾预料的方向。

——摘编自(美)约翰·艾伯斯《黑死病:13481350年大瘟疫》

材料三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导致5000万至1亿人死亡。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为17亿人左右。“西班牙流感”并不源于西班牙,其最早起源于美国。这次流感的大暴发或许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编自(美)沃尔特·沙伊德尔《不平等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公元前430年“雅典文明”的本质特征,写出东罗马帝国此时在法律上集大成的著作。列举欧洲死于疫病“天花”的帝王的名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中世纪晚期社会治理与意识形态”,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指出14—17世纪“未曾预料的方向”的具体事件。
(3)有人说“西班牙流感”加速了一战结束的步伐。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爆发的根源、陷入僵持的原因以及加速结束的原因。
2023-08-28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表是中世纪欧洲黑死病肆虐期间,意大利威尼斯市当局采取的应对举措。据此可知,当时威尼斯(     
(一)出台了“巡逻收尸”制度,每天派出船只,在城内的水道里巡逻;为杜绝尸体传染,选择远离城市的偏僻荒岛,挖个大坑,把尸体埋入
(二)专门在老拉撒路岛上新建了医院,把威尼斯居民中有疑似症状的人都送到那里,集中隔离
(三)医生和黑死病患者接触时,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发明“鸟嘴式”防疫面具,“鸟嘴”部分塞入防病的草药
A.政府抗疫决心有待提高B.有效遏制了黑死病造成的危害
C.疫病的防治手段多元化D.城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已建立
10 . “仲景在本书中总结了古代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在继承《内经》(指《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一大步,把疾病的各种证治加以概括。”对“本书”的解读不正确的有(     
①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   ②著成于西汉中期
③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   ④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08-28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