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图为1972年出版的年画《贫下中农的好医生》,描绘了一位女医生到社员家中出诊的场景。该画旨在宣传(     

A.社员卫生健康意识得到强化B.妇女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
C.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D.社会主义医疗体系的优越性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2 . 4月 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疟疾防治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医疗卫生事业受益于经济发展B.疟疾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C.流行疾病传播与人口密度相关D.公共卫生发展取决于国家性质
3 . 19世纪30年代,英国成立了研究霍乱的特别委员会。1848年,英国通过了社会保健法。1850年,英国成立了国家卫生局。有关童工、女工、孕妇、职业病和卫生保健的法规也逐渐颁布。这些措施(     
A.确保疫病问题得到彻底解决B.完善了英国卫生法律体系
C.推动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D.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4 . 中华民国成立后,出台《防疫人员恤金条例》等条例,要求各级防疫机构免费为民众提供疫苗注射、消毒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卫生部明确要求防疫人员必须通过医师考试,获得证书,方有诊治资格。上述措施(     
A.完善了全国医疗保障体系B.实现了疫苗接种全面覆盖
C.保障了对民众的药品供应D.推动了医疗卫生的近代化
2024-02-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画。这些宣传画(     
A.体现卫生工作的时代特色B.反映医疗机构职能的扩大
C.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D.标志着医疗卫生体系建立
2024-02-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883年,上海租界内建立了自来水饮用系统,“饮城河之水,易生疾病”的观念逐渐被市民所了解。《申报》代表民众向官方呼吁:“城河之水恶浊,是宜官为勤勘广浚,必使城内水清食之不至致病,而取汲亦觉便宜。”这表明近代上海(     
A.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B.公共卫生意识逐步提高
C.公共卫生事业成就显著D.医疗卫生事业领先全国
7 . 1952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全国上下男女老幼,团结一致,提出“消灭苍蝇、老鼠、跳蚤、虱子和蚊子等传染病的媒介物(俗称‘五害’)” ,并实行预防注射。除“五害”运动(       
A.彻底根除了传染病病源B.改变了医疗落后的现状
C.是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D.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环境
2024-01-3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不仅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重农思想,而且在农业生产方面设立了专门的官职,推广普及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其中也包括农业生产工具。汉代专门设立主管农业生产的官职,“搜索都尉”赵过组织大批的能工巧匠,对农具进行创制、研发、改进和推广,大力推行牛耕技术,使犁耕技术得到了普及与应用;唐代创制了曲辕犁;等等。这些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对犁耕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胡泽学《试论中国犁耕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材料二   近代中国养老院的发展,其推动力一方面有历史的沿承……到了近代,这一历史惯性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则与西方国家的榜示有关。19世纪下半叶,我国近代一些思想先知,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之下,纷纷提出效仿西方,设立养老院。冯桂芬要求推行养老室等慈善救助组织。……上述倡导之外,舆论界也不断刊文,介绍国外的养老院。

——摘编自苏全有《有关近代中国养老院的三个问题》

材料三   番薯(甘薯)传入我国,名称因地区而不同。番薯传入我国的途径大概有二:一是由海路传入东南沿海的福建和广东,一是由陆路传入西南边疆的云南。番薯传入我国后在各地传播得很快,在明代后期数十年间,闽广就广为种植,江浙也开始发展。到乾隆年间,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及东北三省未见有番薯种植的记载之外,其他各地都已种植。由嘉庆至道光,番薯的种植在各省区向纵深发展,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摘编自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主要是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52年,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1953年到1954年,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采取了控制粮源的措施,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1955年之后,则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

——摘编自马双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和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代中国养老院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甘薯传入中国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特点。
2024-01-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一中教育集团南岭爱物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2020年,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B.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2023-07-28更新 | 81次组卷 | 70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致力于对农村卫生保健网的建立和完善,到1965年就初步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县设医院,公社设卫生院,大队设卫生室,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进入20世纪8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大多数农村迅速崩溃,到1985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陡降至5%,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仅存的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分布在上海和苏南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卫生事业市场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比重日益减少,1990年政府农村预算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到20%,且逐年下降,而同期个人卫生交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则提高到60.6%。

材料二   2002年10月2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主持的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2002年12月28日,新修订的农业法明文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农民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和其他医疗保障形式,提高农民健康水平。"2003年1月16日,国务院对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出了具体措施,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受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初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这一制度的历史意义。
2023-07-21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