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洋务运动首开学习西方医学教育办学经验的先河,为中国传统中医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打破了中国医学教育单一中医学课程结构的框架。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联为师,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我国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新的理念,一种新型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正在形成。

——摘编自黄睿彦《近现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民初,我国3亿多人口中,西医不过几十人,到1932年增至4000人,1949年增至8.7万人。这一数字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增长,到2005年在我国13亿多人口中,西医发展到约180万人,19802005年的25年间西医人数增加了20倍。对比西医的快速增长,中医人数则迅速减少,从清末民初的80万人减少到1949年的50万人,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减少到现在的23.4万人。

——摘编自王慧、吴鸿州、叶兴华《略论民国时期西方医学对中医的影响》

材料二   随着西方科技和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正一点点远离我们,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中医历经磨难、饱遭非议、百年漂泊,其结果就是百姓对中医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信心。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中药的质量不断下降,某些商家不择手段地推销中药产品,对中医进行不实宣传,造成中医药疗效不尽如人意,中医名誉被毁,从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与此同时,几十年来,中医在医、教、研、药等各方面,都以西医的模式为准绳,这一模式对中医多有束缚。

——摘编自朱云、程旸、贺松其《中医传承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民国成立以来西医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中医传承面临的困境,并指出当今中医的出路在哪里。
2023-03-2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农村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中医认为人体各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病理上也相互影响。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角色、地位不同、社会生态变迁与人体身心技能及疾病有密切关系。西医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放疗等。药物治疗使用特定的药物来直接干预人体的生理过程,以改善病情;手术通过外科手段切除或修复病变组织达到治疗效果,放疗通过使用放射线照射病变部位, 杀死或抑制异常细胞的生产。老百姓说“西医治急病,中医治慢性病”;“西医擅长手术,中医擅长调理”。

——摘编自张登本等《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医疗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得到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医疗机构管理得到加强,医疗服务更加规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扩大,农村工作得到加强;中医药工作稳步推进,中医药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卫生投入显著增加。在医疗卫生领域,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医疗技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编自朱恒鹏《医疗改革的特征与成就》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西医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医疗工作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4-03-2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宋元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相对积极的政策相比,人口更多、瘟疫更为频繁的明清时期变得日渐消极了。瘟疫的救疗在技术上要比饥寒的赈济复杂得多,在当时的社会医疗条件下,官方实际上难以全面担负起复杂的疫病防治责任。与之相反,日渐兴起的民间社会力量,特别是其中的乡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疫病救疗活动,对维护瘟疫中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代江南平均每年有2.44县次发生瘟疫,但在《清实录》中却鲜有反映。疫情无法“上达天听”,匿灾不报、粉饰太平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了覆盖城市(省、市、县)、农村(县、乡、村)的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使全体人民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成为可能。我国实行计划免疫制度,使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降低,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等重大疾病得到了控制,职业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摘编自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报告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日渐消极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
2023-10-28更新 | 35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英国,医生群体遵守严格的三等级秩序,内科医生、外科医生、药剂师三大群体等级依次降低,且各自成立协会,维护等级分离。1805年,药剂师不断向议会请愿,要求破除等级秩序。1815年,一个新的阶层——外科医生—药剂师群体(全科医生)正在崛起,他们从事着全面的医疗工作,逐渐成为城镇和乡村中医生职业势力最为庞大的群体。1886年,英政府颁布《医疗法》,英国开始进入以全科医生为主导的医疗服务模式中。1911年,《全民保险法案》颁布,要求各郡的保险委员会选择一些当地信誉较好的全科医生并与其签订合同,使其一周中有两天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其余时间仍可继续从事私人医疗服务。

——摘编自王广坤《19世纪英国全科医生群体的崛起及影响》等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培训农村卫生员。他们“不拿工资,在家种地”,一般都经过社区医院的短期培训,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无论内外科、妇产科还是小儿科,多少都通点。他们不坐班,群众有病随叫随到。群众基本上“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大队”。与此同时,农村卫生员还通过家庭卫生宣传、计划免疫推广以及指导农村的饮用水源、粪便垃圾、厕所。牲畜圈棚改造等义务工作,承载了社会动员、国家控制、树立典型等多重政治含义。他们被广大农民称作“合作医疗的台柱子”,是“信得过,养得起,管得着,用得上”的医生。

——摘编自龙长安、汪雪微《“赤脚医生”对国家建设的重要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英国全科医生制度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英国全科医生与新中国农村卫生员的相同点,并分析新中国农村卫生员制度实施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国家在中国创办医学校,西洋医学便长驱直入。在对传统中医学的问题上,清政府主张废弃中医中药,一些接受过近代教育的知识分子也对中医持怀疑和蔑视的态度。与此相反,一大批热爱祖国医学的知识分子反对废弃中医药的政策,他们到各地筹集资金,开办中医学校。当时兴办的中医学校有“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神州医药专门学校”“长溪中医专门学校”等13所,形成了中医学校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高潮。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学校课程既有中医类,也有西医类。如“上海中国医学校”就开设有内经、难经、伤寒、金眨、温热等中医科目和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理化学等西医科目。

——摘编自郑兰英《近代中医学校教育述评》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和医疗卫生事业现状,在中医工作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中医科学化”政策。“中医科学化”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组织中医进修和中医科研,让中医学习西医,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改造中医,提高中医水平。“中医科学化”政策为新时期中医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在执行过程中片面强调中医学习西医、用西医改造中医,存在否定甚至歧视中医的倾向,未认识到中医理论的独立性,放大了中医当中的迷信和不科学因素,导致在中医科学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医西医化的倾向。

——摘编自宫正《新中国中医方针政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医学校教育的时代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医历史地位的发展演变,并简要谈谈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023-05-0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交通和医疗是影响人们生活的两个重要内容,二者在葫芦岛地区发展史上同样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葫芦岛连山地区作为驿站,人口稀少。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把铁路列为力行实政的首项,为加强北京和东北地区的联系,着手修建京奉铁路。葫芦岛境内铁路于1899年修通,在连山区设锦西站,连山地区也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因铁路之利,葫芦岛开始修建港口和化工、水泥工厂等大型现代建设项目,为此开始设立电报局、无线电台,连山街头出现汽车,大批建筑工人和驻军进入葫芦岛,连山街头增加众多工商门点,市场繁荣。

——摘编自钱福云主编《走廊地带六千年》

材料二   19199月,高桥、连山、虹螺蚬、暖池塘、砂锅屯等地发生时疫,死亡650人。1924年,全县(锦西县)各种疾病患者达10138人,死亡2323人。其中,患霍乱死亡128人,患天花死亡293人。1941年爆发霍乱,死亡500多人。19466月,霍乱流行死亡数千人。

新中国成立后,锦西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除害灭病,宣讲卫生。通过接种疫苗,定期筛查,开展防虫灭蚊,免费发放药品等方式全面开展防疫活动。并组织医疗人员深入村屯检查,如19659月就组织15个医疗单位、158名医护人员到各村社积极检测、治疗。并且充实基层卫生人员,19701月下派到村社的医务人员96名。经过多年努力,疫病治理上取得重大成就,天花、疟疾等传染病基本绝迹,其他疾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全县人民健康水平逐渐提高。

——摘编自《锦西县志·第十六编卫生体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奉铁路的修建对葫芦岛地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锦西地区防治疫病措施的特点并阐释其意义。
2023-02-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早期的英国政府,枢密院作为国家最高防疫领导机构,全盘指导国家的防疫工作;郡治安法官具体领导所在地区的防疫工作;而教区牧师和教会执事则具体负责法令的执行与措施的实施,他们每周要向治安法官递交一份疫情报告,其中包括染病人数和死亡人数。起初法令要求染病住户主动隔离,后来鉴于成效有限不得不趋向制度化和强制化。在大疫面前,英国职能部门与官员大都能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英国君主也经常过问防疫事务并下达指示,而以乡绅阶层为主体的地方官员在接到法令和指示后,往往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来组织地方防疫。中世纪愚昧、落后的天谴疫病观念为进步、理性的观念所取代,疫病不再被认为是上帝意志的体现,不再是对人类罪孽的惩罚,它只是一种生理病痛,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战胜的,这为医生等专业人士走向防疫前台提供了机会。有学者估算,在1617世纪的防疫斗争中,政府投入与私人募捐投入的经费总计为33800磅,与同期欧洲国家相比,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摘编自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

材料二   1950年,卫生部成立中央防疫总队,下设6个防疫大队。195212月,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要求发动群众、宣传群众,让群众自己起来同疾病和不卫生习惯作斗争。各地广泛组织清洁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在全国各地建立卫生防疫站,开展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卫生监测等工作。1954年,第三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明确,应逐步建立国家的监督制度。1955年,卫生部颁布《传染病管理办法》,规定对18种传染病的管理办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全国卫生防疫机构建设经验的同时,国家决定建立中国预防医学中心。从此,从国家预防医学中心到省、地县及各部门卫生防疫站,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卫生防疫组织体系。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国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启动时期。200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防控传染病工作中的职责做出了明确的分工。同年,国家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网络直报系统运行。

——摘编自王碧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6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为建立卫生防疫组织体系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其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首先,在时间上江南的瘟疫频数在有清一代呈不断增多之态势,在空间上,在人口密集、地处交通要冲的地区,瘟疫较多,而地势偏远、人口稀少的小县则相对较少发生瘟疫。其次,清代江南的急性传染病尽管数量繁多,但霍乱、伤寒和痢疾等传染病的重要性明显超过其他地区。特别在4月至7月这四个月,发生疫病要占到瘟疫总数的 78%以上,加之对外交往的增多,生态环境的变化,伴随新的疫病尤其多发。但是随着清代医药和社会救疗事业的进步,江南瘟疫的频数虽然不断增加,但由此造成的社会破坏力呈下降之势。

材料二 有清一代对瘟疫的认识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比如人们开始认为疫气是不正之气混入病气、尸气以及其他秽浊之气而形成的,这无疑促进了传统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使对瘟疫病原的认识更加接近现代认识。其次,由于水质状况的恶化,改善水源公共卫生的意识也随之加强,诸多疫病开始加入卫生方面的考虑。在人工免疫方面,国人不仅发明并推广了人痘施种术,甚至比欧洲还顺利的推广和普及。在医疗救助方面,由传统社会救济慈善机构逐步向普遍地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方向发展,这为近代医院的推广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基础。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清代江南瘟疫爆发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江南瘟疫爆发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