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硕果累累。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体现“鲜明特色的做法”的是
A.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体系B.迅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C.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D.大幅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2 . 病有所医与全民健康关乎民生福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议题和核心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太医署有医博士和助教各1人,学生40人,此外还有针博士、按摩博士等。此外,唐政府还在地方各州设立医学博士和助教。唐玄宗时发布了《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要求“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等,先令所司表荐,兼自闻达,敕限以满,须加考试”。乾元三年,规定了具体的考试科目,“各试医经方术策十道,本草二道,脉经二道,素问十道,张仲景伤寒论二道,诸杂经方义二道”。

——彭炳金《论唐代的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

材料二   《望厦条约》规定“合众国人民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馆、礼拜堂及殡葬之处”。1843年,英美传教士在上海设立第一家西医院。短短一年时间,该院治疗的病人达1万余人,不仅有上海的居民,还有苏州等附近城镇的患者。这些传教士到沪后便开始推广西医种痘法和外科消毒法。传教医生还多次进行传染病和流行病调查。当时部分朝廷官员也向传教医生咨询有关公共卫生、卫生设施、房屋建筑给排水、医学教育等方面的问题。1880年,租界成立卫生处,采纳了传教士提出的用自来水作为饮用水的建议。

——颜贇《近代上海西医的传入及其活动》

材料三   新医改10余年来,中国逐步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病有所医的目标基本实现。面对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以解除人民疾病医疗后顾之忧、普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的全民医保制度,需要逐步从实现病有所医的城乡统一,走向推动健康中国的健康治理。

——翟绍果《从病有所医到健康中国的历史逻辑、机制体系与实现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时期医术科在科举中所属的类别,分析医术科考试推行的作用。列举唐代中医药学有代表性的著作。
(2)根据材料二,概述西医传入上海的时代背景,结合史实,分析西医传入对中国人的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建设的“全民医保制度”的内容,简析其实施的历史意义。
2023-07-06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的壮丽史诗,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了公费医疗系统
B.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中国城镇人口已经占到全国总人口近1/5的比例
D.中国通过曲折探索,奠定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2023-05-16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缺医少药,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同时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大量涌现;为改善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党和政府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这些现象主要体现了我国(     
A.医疗卫生技术发展相当迅速
B.药品供应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C.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正不断扩大
D.重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023-05-1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中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发展轨迹,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早期医书文体以问答体为主。许多书籍,如《脉法》《黄帝内经》等,并不是当时人所写的,往往是后人依靠前人留下的文献、传说编写的……由于长期依赖和崇拜经典,致使医书缺乏创新和提高的动力。

——摘编自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

材料二   中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然而,近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却遇到了严重的障碍。由于国民政府在引入西方社会和文化制度的同时,错误地认为中医不合乎科学,对中医采取了排斥的政策。另一方面,在近代自然科学推动下,西医对人体的认识、疾病的原因、预防和治疗都有了巨大的进步,科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传入中国,使传统的中医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根据历年统计公报,1990年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为185.69亿元,占当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的24.99%,1995年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为383.09亿元……此外,为了给政府行为提供有效的法律规范,我国于1955年颁布了第一个卫生防疫法规,197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标志着我国卫生防疫体系从行政管理进入法制管理。

——摘编自王胜利《新中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成就》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早期医学书籍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黄帝内经》。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传统医学衰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例举17世纪英国在生理学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2-04-18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政府就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仅半年里,全国就清除垃圾 1500 多万 吨,疏通渠道 28 万公里,新建改建厕所 490 万个,改建水井 130 万眼。共扑鼠 4400 多万只,消 灭蚊、蝇、蚤共 200 多万斤,还填平了一大批污水坑塘。这体现了(     

A.讲卫生已经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B.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正式建立
C.国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农村D.我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
2023-04-3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体现了近代国际性卫生组织的建立过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1851年第一次国际卫生会议在巴黎召开,但未能成功制定国际卫生公约。
1892年控制霍乱的国际卫生公约被国际卫生大会采用。
1897年处理鼠疫的预防性方法被国际卫生大会采用。
1902年泛美卫生组织在华盛顿成立。
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成立于巴黎。
1920年国际联盟卫生组织在日内瓦成立,与国际公共卫生局互不统属。
1926年天花和斑疹伤寒的预防被纳入国际卫生公约。
1933年国际航空卫生公约在海牙签订。
1946年国际卫生会议在纽约举行,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成立。
A.近代以来疫病传播的广泛性和破坏性是国际性卫生组织出现的主要原因
B.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性卫生组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C.从国际性卫生组织的成立地点可知近代以来疫病的主要发生地在欧美
D.国际性卫生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2024-04-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建立公共医疗保障体系是现代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能。20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投入公共医疗保障上的开支总体呈现(     
A.一直上升趋势B.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先下降后上升趋势D.一直下降趋势
2024-04-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