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1952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把原来的卫生工作原则再加上一条“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这一变化说明我国卫生工作具有的鲜明时代特色是(     
A.建立社会保障体系B.重视中西医相结合C.开展爱国卫生运动D.完善医疗卫生体系
2 . 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保障人类的健康起到关键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为建立现代医疗体系做出的努力有
①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计划免疫
②乡村医生大量涌现,形成深入每个村镇的医疗网
③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
④加大医疗扶贫力度,缓解老少边穷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31更新 | 37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中国众多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测体温﹑戴口罩等成为人们自觉抗击疫情,加强自我防护的重要措施。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我国
A.人民健康意识提高B.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C.文明生活方式形成D.公共卫生观念得到深化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人合一”的含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春秋时期以前,“天”主要指“天神”,天人关系主要研究人神关系;随后“天”逐渐转变为“自然、天道、天理”,“人”指“人与人、人与社会”;汉代发展成哲学思想体系,贯穿古今文史,至今仍影响着后世言思。“天人合一”理念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彼此相互依存的写照,它反映了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依赖感与亲和感。

——整理自陈伯海《“天人合一”——兼谈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等

材料二 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面对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英国政府在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到1867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城市贫困法》,使得济贫院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开始进行建设福利国家。1946年英国着手福利制度建设,先后颁布了《国民保险法》与《国民医疗保健法》,在1948年又颁布了《国民救济法》。这三部法律的正式颁布与实施标志着英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社会福利法律体系、建成了全面的社会福利制度。

——摘编自陈国强《社会福利制度的演进》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卫生领域面临卫生条件落后、疫病大肆流行、医疗设施匮乏, 医务人员短缺等突出问题。1952年1月,美国在朝鲜战场发动细菌战,并向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投掷用于传播病菌的媒介物。1952年3月14日,中央卫生防疫委员会成立,确立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机构,并向广大群众宣传卫生防疫知识。1952年12月,毛泽东为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题词,发出了“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开展卫生防疫运动的号召,相继成立各地方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除害灭病,保家卫国为核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摘编自郭荣浩、邓茜尹《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卫生运动社会动员的三重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对“天人合一”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阐明“天人合一”理念的内涵,并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体现这一理念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从资本主义制度实质的角度分析西方福利制度的弊端。
(3)根据材料三,概括建国初期“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的背景。结合所学,写出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指出这一口号对当时医疗卫生事业的作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8—253年的200余年间,有记载的大疫就达18次。如《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病者,舍空邸等二,为置医药”;“大荒之后,必有大疫”、“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居延汉简》中有军医、医方、诊案、疾病的记载,有军用药函、药盛橐以及驻军疾病负伤统计簿、医护人员记勤簿。《汉书》记载了当时救护用的专门车辆;《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了最早的野战医院。这一时期,一些本来散在的疾病出现了爆发流行,还有一些传染病从国外流入国内,而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涉及临床各科,华佗的外科麻醉术等,尤其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成为这一时期临床医学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王琳等《论秦汉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特点》

材料二   从1998年到2010年,用了12年时间,我国医保制度覆盖13亿以上居民,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了社会化的“全民医保”体系。2016年11月17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标志着中国全民医保改革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

——孙淑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医药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成就取得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的“全民医保”体系的内容,并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首先,在时间上江南的瘟疫频数在有清一代呈不断增多之态势,在空间上,在人口密集、地处交通要冲的地区,瘟疫较多,而地势偏远、人口稀少的小县则相对较少发生瘟疫。其次,清代江南的急性传染病尽管数量繁多,但霍乱、伤寒和痢疾等传染病的重要性明显超过其他地区。特别在4月至7月这四个月,发生疫病要占到瘟疫总数的 78%以上,加之对外交往的增多,生态环境的变化,伴随新的疫病尤其多发。但是随着清代医药和社会救疗事业的进步,江南瘟疫的频数虽然不断增加,但由此造成的社会破坏力呈下降之势。

材料二 有清一代对瘟疫的认识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比如人们开始认为疫气是不正之气混入病气、尸气以及其他秽浊之气而形成的,这无疑促进了传统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使对瘟疫病原的认识更加接近现代认识。其次,由于水质状况的恶化,改善水源公共卫生的意识也随之加强,诸多疫病开始加入卫生方面的考虑。在人工免疫方面,国人不仅发明并推广了人痘施种术,甚至比欧洲还顺利的推广和普及。在医疗救助方面,由传统社会救济慈善机构逐步向普遍地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方向发展,这为近代医院的推广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基础。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清代江南瘟疫爆发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江南瘟疫爆发产生的影响。
7 .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特大地震,面对灾情如表信息说明我国(     
中央财政拨付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专项资金10.02亿元,调拨血液、消杀药品、水质检测设备等各种抗疫物资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一部署,发挥军地协商优势,建立了会商、信息通报、措施联动等运行机制
四川省政府提出了科学规范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的十项措施
灾后19个对口支援省市,带着700多亿元援建资金,到汶川开展灾后重建
①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完善政府的社会治理②已建立起了最完备的卫生防疫工作机制
③实现灾后规代医疗保障体系上的全覆盖④形成抗震救灾精神丰富中国精神的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28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8 . 人口迁徙带来文化重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明清时期才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凭借着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特别是闽广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鸦片战争之后,时值国内经历太平天国、两广洪兵起义和广东土客大械斗之后,东南地区满目疮痍,而东南亚种植园经济发展,各国纷纷设立招工公所,以工资为抵押换取出洋旅费等手段吸引华工,甚至使用欺骗、绑架手段掠卖华工。数十年间,大约200万华工到达东南亚地区。他们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

——改编自高荣伟《下南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人口大迁徙》等

材料二伍连德祖籍广东新宁县,1879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槟榔屿;1902年,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7年,出任北洋陆军医校帮办;1910-1911年间积极参与东北鼠疫的防治工作。在中国的30年间,在学术理论创新方面,伍连德与王吉民合著《中国医史》,梳理了中国自周代以来的医政、疾病史和医学家及其学派,对中医的现代性转型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在实践方面,积极投入中国的医疗事业的建设,如在哈尔滨、三姓和拉哈苏苏建立防疫医院。

——据黄丁《民族主义与现代化之间——论伍连德之中医现代性转型探索》整理

材料三关于难民的新闻报道

新闻周刊自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短短三周多时间,波兰首都华沙已经涌入超过30万乌克兰难民。据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整个波兰在三周内(截止2022年3月17日)已接纳超过200万乌克兰难民。
网易新闻2023年2月28日,联合国难民署发布报告表示,今年非洲之角将迎来连续第六个少雨的雨季,来自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数百万人在水源稀缺、饥饿、不安全和冲突中挣扎求生,流离失所人数继续攀升。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移民东南亚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华人对东南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伍连德对中国医学的贡献。结合所学,指出二战以来保障人类健康起到关键作用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以来难民的类型。有人说“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以从东方的智慧中寻找答案",结合所学从全球治理体系中国方案角度简述解决难民问题的“东方智慧”。
2023-05-23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1965年,卫生部党委关于卫生技术人员分布和卫生事业经费使用的报告内容。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城市占比农村占比
高级卫生技术人员69%31%
中缀卫生技术人员57%43%
卫生事业经费30%用于以工业部门和城市居民为主要对象的公费医疗27%用于农村《其中仅16%用于县以下的单位)
A.乡村医生提升农村医疗水平B.医疗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C.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成效显著D.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
2023-05-02更新 | 148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53年,江西省通过宣传、调查和预防实验,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1955年冬天,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至此,全江西省防治血吸虫病的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这反映了新中国(     
A.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B.主动推进公共卫生服务
C.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匮乏状况D.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