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前期,政府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疫病甚少流行。及至后期,随着人口增长和大量商贸活动的开展,疫病开始猖獗。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平帝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东汉防疫除沿袭西汉的减免田租外,还开仓放粮,巡行赐药。六朝(指以今南京为京师的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疫病流行至少74次,一次死亡10余万人的大疫,晋代就发生了两次。北魏显祖皇兴二年(公元468年),河南大疫,死亡人口达十四五万。这一时期,政府多向官员施散医药,北魏政府还设立医馆、医坊,为民治病。政府还公布了一些防疫药方供百姓使用。

——摘编自梁峻《中国古代抗疫启迪》

材料二   突如其来的“黑死病”使欧洲人心惶惶,直到15世纪晚期,一份德意志手稿上还写道,“聪明的大夫有三条使我们远离瘟疫的黄金规则:迅速离开,走得远远的,不要急于回来”。外来移民、流浪汉受到歧视和迫害,其中犹太人受害最深。1399年疫情期间,米兰公爵詹加莱亚佐要求对病人和死亡人数进行统计,以日报形式呈交他本人,并向社会公布统计数据。这一制度也随即被意大利其他城市借鉴和采用。严格的隔离措施给意大利带来了安全,但也给意大利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这引起了商人和依靠日工资生活的雇佣工人的不满。为了缓解防疫和经济生活之间的矛盾,意大利在15世纪中后期引入了健康通行证制度,没有受到疫情影响的人和货物可凭证通行。之后,随着“黑死病”反复发作,应对危机的临时委员会逐步转变成常设的公共卫生署。意大利卫生署有处理相关事物的绝对权力,卫生署颁布的条例具有法律效力,他们还可以对不遵守防疫条例的人使用酷刑。

——摘编自向荣《“黑死病”与意大利和英国的抗疫》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政府抗疫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社会疫病频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意大利人在抗疫斗争中的创新,并说明其重大意义。
2022-06-23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9交通与社会变迁和医疗与公共卫生-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率先迈入现代化的国家,随着19世纪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状况严重恶化,英国政府开始全面介入公共卫生管理。1848年,经过议会辩论,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法案规定:“在代表中央意志的大都市伦敦首先创建中央委员会,然后再广泛任命检查巡视员,派他去管理地方上的那些分支委员会。”这使得地方政府强烈不满,由此,1858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1年,议员提出并成立了地方政府委员会,推动议会颁布了1872年《公共卫生法》。1875年,又颁布了强化、巩固现有一切成果的《公共卫生法》。规定“任何被通报为污染物制造者的受委屈个人都有申诉抱怨权”,这使得检查员所做的工作极易遭人误解。这些法案连同1875年的《食品和药物法》“共同构筑起了英国近代乃至现代社会公共卫生立法和管理制度的基础”。

——摘编自王广坤《论近代英国的卫生检查制度》

材料二   1951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央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1953年,政务院批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县(旗、区)建立卫生防疫站;到1965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2499个,与1952年相比,机构增加了16倍,医师(技师)增加了11倍。卫生部还先后颁布了《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1954年)、《卫生防疫站工作试行条例》(1964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思路,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9年,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摘编自吴超《从卫生防疫到全民健康一新中国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与现代中国在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上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其产生的相同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议。
3 . 下面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时间具体措施
1941年11月《解放日报》开设“卫生专栏”,重点介绍传染病的预防和一些卫生保健知识
1942年4月边区设立防疫总委员会,分区、县先后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
1942年5月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
1944年7月开办了规模庞大的卫生展览会,历时八天,参观者万余人
A.防疫抗疫已经成为全国的中心工作
B.中国共产党重视保护人民健康
C.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体系已完善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的壮大
2022-05-30更新 | 694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2人类的医疗与公共卫生-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4 . 如表为近现代日本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情况,这表明
近现代日本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立法
时间法律名称主要内容
1897年《传染病预防法》第一部传染病法律,对防疫经费保障进行了制度设计,规定法定传染病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1999年《感染症预防法》防疫基本法,对防疫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
2012年《新型流感等对策特别措施法》在法律层面弥补了日本过去缺少体系性防疫应急机制的制度短板,同时也以立法的形式初步确立了防疫应急经费保障机制

A.传染病经常大规模流行B.政府主要代表人民利益
C.通过立法完全消灭传染病D.重视社会保障与国家治理
5 . 1958年2月中央提出“鼓足干劲……苦战三年,加速消灭血吸虫病”,各地结合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高潮,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至1958年11月,流行近百年的血吸虫病,已在半数以上的流行区基本消灭。据此可知,此时医疗卫生工作
A.适应了国民经济恢复需要B.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C.解决了血吸虫病治疗问题D.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022-05-24更新 | 1021次组卷 | 18卷引用:单元复习06医疗和公共卫生【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选择性必修2)
6 .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了以城镇公费、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基本医保制度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我国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
A.满足经济体制改革需要B.与世界各国医保体系接轨
C.让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D.提高我国的医疗保障水平
2022-05-23更新 | 1062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12人类的医疗与公共卫生-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7 . 全球卫生治理属于全球治理的一个专门领域,专注于全球卫生问题的应对和解决。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研究司提出的全球卫生治理框架,该图示体现出当今全球卫生治理的突出特点是
A.治理模式的法制化B.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C.参与主体的平等性D.体系运转的高效性
8 . 如表是1950-1953年部分省区天花发病人数统计。(单位:人)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种痘运动
年份黑龙江吉林安徽福建山东广东湖南内蒙古
195010436501162022928463139528481103
195175186540745592380663155340
19521151891224541045110151
19538142416716319
A.使民众形成了文明的生活习惯B.提高了民众对新政府的政治认同
C.极大地推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D.表明卫生防疫体系已在中国建立
9 . 1917年,绥远疫病蔓延至山西省时,山西省长阎锡山设立防疫总局,聘请20多位外国医生协同中医专家检疫正太路铁路沿线客货运输,并派人以分发白话文广告小册、演讲等方式深入农村宣传防疫知识。此举
A.阻碍铁路的正常运营B.缓和了各军阀之间的矛盾
C.遏制疫情在山西扩散D.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2022-05-04更新 | 779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2)
10 . 195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规定了职工在遇到生、老、病、死、伤、残等困难时,有获得各项保险待遇的权利。为此,许多人喊出“农民有土地,工人有劳保”的口号;有的职工还准备捐献自己的养老积蓄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这反映了
A.劳保条例奠定全民医疗保障基础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C.民生关怀利于建构社会大众认同D.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2022-04-21更新 | 1430次组卷 | 24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