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如图为宣传画《赤脚医生》,画中展示了一所农村医疗室,墙上张贴着毛主席语录“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一名康复的工人同志向女赤脚医生敬礼表示感谢。这说明赤脚医生的出现(     
A.提升了中国的整体医疗水平B.解决了中国农村的医疗难题
C.体现了中国医患关系的和谐D.弥补了农村医疗能力的不足
2 . 下面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当时陕甘宁边区(     
时间具体措施
1941年11月《解放日报》开设“卫生专栏”,重点介绍传染病的预防和一些卫生保健知识
1942年4月边区设立防疫总委员会,分区、县先后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
1942年5月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报告和防治制度
1944年7月开办了规模庞大的卫生展览会,历时八天,参观者万余人
A.医疗卫生体系得以完善B.民众生命健康日益受到关注
C.公共卫生意识持续强化D.医疗机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
3 . 下边为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鼠疫流行范围及其死亡人数相关情况统计,据此可知(       
东北解放区鼠疫防疫情况统计表

时间

死亡人数死亡率

1947年

8

25

93

633

23171人76.4%

1948年

2

26

75

333

3928人71.5%

1949年

1

17

39

96

4272人61.1%
A.东北地区防疫体系逐步建立B.经济发展推动防疫工作开展
C.战场形势变化促进防疫进步D.鼠疫防治医疗科技取得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时间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史实
1955年农村合作医疗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兴起
1976年全国90%的行政村(生产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1979年《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试行草案)》发布,拉开了改革序幕
1980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呈下降趋势
1991年国务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新一轮改革
2003年国务院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工作
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加新农合人口超8.1亿,参合率达到91.5%
2016年国务院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过程曲折但成效显著
②农村合作医疗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兴起
③政府主导搭建起覆盖全国农村的医疗保障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已健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10更新 | 1763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05 推理判断类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5 . 建国初,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劳动保险和公费医疗的文件,此后,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覆盖人群与享受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1956年,卫生部又颁布《改进卫生财务管理》,明确医院全额管理、差额补助、年终结余上缴。这表明当时我国发展人民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理念是(     
A.日常预防为主,疾病治疗优先B.营造公平环境,共享医疗资源
C.开展群众运动,提升健康水平D.遵循价值规律,压实医院责任
2023-07-10更新 | 442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阶段检测(1月)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国家卫生健康重大政策内容梳理。这说明我国(     

   

A.重视西方医疗技术的引入B.改革开放推动医疗事业发展
C.医疗政策逐步与国际接轨D.人民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
2023-06-20更新 | 528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2 20世纪以来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7 . 1911年4月,由中国政府发起的“万国鼠疫研究会”在沈阳召开。会议聚集了当时世界著名的传染病专家,这既是国际上第一次以鼠疫防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也是中国首次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据此可知,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     
A.有效缓解了东北鼠疫问题B.推动了西医在中国的普及
C.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形象D.宣示了中国对东北的主权
2023-06-20更新 | 355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2 20世纪以来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美传教士深感中国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严重。他们将传教事业与公共卫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并推动了预防天花的种牛痘技术的推广、对眼病的防治、对鼠疫等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和治疗。租界等外国人居住集中的地区,则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上海租界自从成立之初,就逐步完善市政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制度。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带来了先进的卫生知识与疾病预防的新思想。从总体上说,民国年间多数城市在政府推动下都设立了专门管理公共卫生的卫生局,如北京、南京和沿海沿江的广州、武汉等,但内地的城市则相对较差。

——摘编自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殇》

材料二   194911月,人民政府在卫生部内设立了专管卫生防疫工作的公共卫生局(司),统一负责全国的传染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等卫生防疫工作。1952年,中共中央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以组织和发动全国人民起来讲究卫生、除“四害”、消灭疾病。19531月,经政务院批准,卫生防疫站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后又颁布了《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到1965年,全国各地共建立卫生防疫站2499所,以及专科防治所(站)822所,妇幼保健站(所)2910个。为推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我国政府又先后发布了《传染病管理办法》《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等文件。这一时期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

——摘编自李玉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初期政府推进公共卫生事业的举措,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疫情一起,广州市民开始抬神巡游,驱疫免灾。实际上,广州地方政府也卷入此类游戏中。……在《申报》大量有关广州疫情的报道中,见有酬神、施药、施医、施棺等公共活动,却始终没有公共卫生活动。这是因为,在中国的医学思想中,疫病是由天气不和所引起的。大多数论者都将华南的疫情当作天气亢旱,雨水不调的产物。

——曹树基《1894年鼠疫大流行中的广州、香港和上海》

材料二   西人则不然。(香港)地方一有时疫,即由洁净局派人逐户查察。如屋中有不洁之物,必令洗涤净尽,更以药水遍洒室中,使无污秽之气。凡患疫者,则另设一地以处之,免致传染他人。街衢秽物,亦必辟除使尽,其有患疫而毙者,亦另择一地而葬之。随毙随葬,不少停留,以免秽气熏蒸。各厕所每日洗涤,投以生灰,以辟秽恶。

——《申报·论中西治疫之不同》(1894525日)

材料三   对于鼠疫,1890年代西方的治疗并不很有效。(香港)华人居民不仅反对他们认为荒谬的医疗,也反对非常具有侵略性的国家政策,尤其是强制性的逐户检查、强迫入院以及毁坏房屋。

——【美】班凯乐《十九世纪中国的鼠疫》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894年广州和香港应对鼠疫方式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的华人居民为什么反对政府的防疫行动。
2023-05-29更新 | 299次组卷 | 7卷引用:提分秘籍02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热考题型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10 . 1965年,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积极为农民防病治病。乡村医生大量涌现,形成了深入每个村镇的医疗网。这说明我国(     
A.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B.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在扩大
C.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日益完善D.消除了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2023-05-28更新 | 459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