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医疗健康领域里的那些“第一”

成就

概况

贡献

1962年研制成功糖丸减毒活疫苗

1959年,为了应对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疫情,国家派董德祥等四位科学家赴苏联考察。回国后,历经三年改进,终于成功研制出室温条件下延长保质期的糖丸疫苗。成功阻断了“脊灰”野病毒,是世界公共卫生史上的又一重大成就,成为全中国孩子们心中永远的甜。

1 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援外医疗队

1963年应阿尔及利亚政府邀请,中国派出援外医疗队,因阿尔及利亚政府3次强烈挽留,医护人员一再延期,直到1965年10月才回国。中国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在两年半时间里,诊治37万次,未发生一次医疗事故。

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58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项目被列为国家机密研究计划。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采用了“大兵团作战”,仅中科院上海分院就集中了300多人的科研队伍。正逢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鼓励和支持。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1972年发现青蒿素

1969年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任务,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她和课题组于1972年分离得到青蒿素单体,并与中科院协作,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疾新药,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新中国医疗健康领域里的那些“第一”》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西方一批教会医生与军医追随殖民者而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会医院,后深入到内地。20世纪初,教会大学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西医东来,推动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起步。1906年,清政府设民政部,下设卫生司,掌管全国卫生事务。同时,城市公共卫生事业开始起步。上海华界在市政建设、卫生管理、法规建设等方面基本采纳了租界的办法,并在食品检验、疾病预防等方面与租界合作。北京、天津、武汉、广州、厦门等城市在公共卫生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在中国乡村,医疗事业十分落后,卫生状况很差。

——摘编自郝先中《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肇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消灭血吸虫病,1955年建立了国家级的血防领导小组,并在疫情严重的江南各省建立了各级血吸虫病防治站。在国家的号召下,科研、医疗人员奔赴一线。指导群众摒弃陋习,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全国各地的多村举行了清理钉螺运动,以消灭传染源。1958年6月30日,曾经的血吸虫病重疫区余江县登上了《人民日报》,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成立后,召开了全国卫生会议,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发展方针。从1953年开始,全国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1955年,国务院颁布了《传染病管理办法》。同时,在城市职工中建立起公费医疗制度,并采取减免收费的办法加强对严重危害农民健康的流行疾病的治疗。

——摘编自邓铁涛《中国防疫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晚清时期相比的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建国初期血吸虫病的防治为例,说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在防疫抗灾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3 . 如图是背面印有南丁格尔(1820年-1910年)的英镑纸币。南丁格尔是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在针对印度的疫病防控上,她主张以立法手段推进村庄卫生改革,还与印度总督达弗林的妻子协作,通过基础卫生教育的方式,改善印度女性的卫生状况。她的言行(     

A.有利于提高人们公共卫生意识B.推动现代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
C.得到当时印度社会的普遍认可D.以卫生教育方式进行文化侵略
4 .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制定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其主要内容为“四苗防六病”,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等疾病的免疫。1992年又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这表明(     
A.基础计划免疫实行确保了儿童健康B.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
C.我国已建立了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D.疫苗的普及得益于计划经济的完善
5 . 198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了医疗改革市场化方向,并制定了具体政策,如开展有偿服务、进一步调整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卫生事业单位实行“以副补主”“以工助医”等。这次医改(     
A.保证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B.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促进了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建立D.调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性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西欧,医院是慈善事业的典范。以英格兰为例,11世纪中叶以前的医院一般依附于修道院,其职责主要是为宗教团体中患病的成员提供服务。1113世纪,它们开始成为病人集中的重要机构,但病人管理时所遵循的规章制度大多来自修道院。医院院长一般由内部成员推荐,但要经过所在地区主教的认可。医院中的修女(或修士)主要承担照看病人、抚养孤儿、护理伤者等服务工作。15世纪,英格兰王国有约20%的医院破产关闭,剩下的一些也为其他宗教收客所或者大学学院所教并。

——摘编自陈凯鹏《中世纪西欧医院的形成及其特点》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除了少数能够承担私人医生高昂费用的上层人士,大部分民众需要求助于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服务。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医疗服务供给主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济贫法医院,属于政府监管下的济贫法体系;另一类是志愿医院,属于民间慈善资本捐助成立的医疗机构。两者都需要相关人员推荐方能入院,普通患者缺乏自主权。1919年,英国成立卫生部,首任卫生大臣克里斯托弗·艾迪森提出:“与照顾和治疗病人相关的服务不应作为济贫法的一部分,而应作为国家卫生服务的一部分。”从20世纪20年代起,英国地方政府改组济贫法医院为市立医院,市立医院由此兴起。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国有化潮流的兴起。市立医院逐渐转型为国有医院。

——摘编自李文慧《20世纪英国市立医院的兴起与转型》


某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促成近代以来西方医院功能定位转型的主要原因。以英国为例,概括中世纪和近现代医院的不同功能定位,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4-02-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2月百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为进一步满足国民的医疗保障需求,我国进行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国务院于1994年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实施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方案,初步确立了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制度框架。1996年,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56个城市。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建设的前期试点基础上,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起点,我国逐步建立起针对城镇职工、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并最终覆盖全体国民。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13亿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

——摘编自仇雨临《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四十年:进程、经验与展望》

材料二   有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障制度降低了老年人的死亡率,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特别是促进了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健康。2003年以后,我国健康水平的改善速度明显提高。婴儿死亡率从200330‰左右下降至2018年的10‰左右,期间,人均预期寿命的年均增长速度也从0.17岁提高至0.45岁。200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比例只有15.9%,个人支出比例高达60%。2013年,政府支出比例上升至30.1%,个人支出比例下降至33.9%。

——摘编自雷晓燕《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作用。
8 . 1851年,欧洲12国围绕欧洲疾病防治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卫生大会。到了20世纪,国际联盟国际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成为疫病防治领域的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领导者、协调者。据此可知,全球卫生防疫体系的建立(     
A.始终由欧洲国家占主导地位B.控制了疫病的爆发和扩散
C.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D.顺应了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

时间文件备注
1979年《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
工作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份明确提出医院经济管理的文件该《意见》提出,医院试点方案与国企政革“放权让利”有一定相似性
1981年《关于解决医院赔本问题的报告》建议实行价格改革,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按不包括工资的成本收费,增加的开支由地方财政和企业单位负担:对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费标准可以保持不变进一步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调动医院职工的积极性
1984年《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修改稿)》卫生部从官方层面认可了承包制的做法,将“打破大锅饭”的改革意向写入了正式文件,特别指出“奖金发放要克服平均主义
1988年《关于部属医院试行承包责任制的意见(试行)》在坚持全民所有制基础上参照两权分离原则,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医院的责权利关系
(1)中国公立医院的改革进程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2)作为历史的观察者,你认为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10 . 2019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覆盖城乡居民人数超过13.5亿。201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提高城镇居民看病报销比例。上述安排反映了我国(     
A.要平均分配国民财富B.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提高
C.医疗卫生体制的完善D.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2024-01-13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