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古人主要采取中医、拜神、逃离等方式来应对瘟疫,直到1934年,政府开展的“新生活运动”才让“清洁、卫生、人畜分离、粪便入厕”等观念深入到乡村。这说明(     
A.古人没有科学的防疫观念B.政府是防治疫情的主要力量
C.卫生措施防治瘟疫最有效D.防疫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
2023-05-05更新 | 76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面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时间具体措施
1941年11月《解放日报》开设“卫生专栏”,重点介绍传染病的预防和一些卫生保健知识
1942年4月边区设立防疫总委员会,分区、县先后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
1942年5月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
1944年7月开办了规模庞大的卫生展览会,历时八天,参观者万余人
A.陕甘宁边区疫病泛滥B.探索建设近代医疗卫生体系
C.近代卫生体系更加成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
2022-06-03更新 | 467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下图是旧中国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均寿命的变化情况。据此可以得出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A.对外开放决定身心健康B.人民文明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C.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D.环境恶化影响人均寿命提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前,英国乡村地区一直没有专业的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民众的医疗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19世纪,新兴的全科医生群体在英国出现,他们也关注到了乡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现状。19世纪60年代,英国乡村医院兴起。乡村医院一般位于某个小镇或大村庄中,处于附近几个村舍的中心地带,以扩大辐射面积、方便周围民众就诊。从人员配备来看,乡村医院除主治医生外,通常配有1名护士,若干名女佣,她们通常来自周边农村,经培训上岗,工资较为低廉。乡村医院配有专门组织机构对财务收支、日常事务、病人准入进行管理和监督。在这些乡村医院中,有的向受感染劳工打开了大门,有的为因生产事故受伤的工人提供紧急医疗救助,还有的则是为了应付火车开通后频发的交通事故。随着20世纪中期国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英国乡村医院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傅益东《论19世纪英国乡村医院的兴起》

材料二   1952年,卫生部规定自然村设卫生室,配有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这实际上是乡村医生的雏形。1968年,《文汇报》首次提到“不拿工资……亦工亦农……”的“赤脚医生”这一名词,该称号经《人民日报》转载,迅速传遍全国。1981年,国务院规定,“凡经考核合格.相当于中专水平的赤脚医生,发给乡村医生证书。”1985年,国家决定将“赤脚医生”改为“乡村医生”。1998年,我国通过了《执业医师法》,其中明确了乡村医生的性质和职责,并规定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要按照执业医师法进行管理。从1980-2007年,我国乡村医生年平均增长1.39%。自诞生以来,乡村医生的职能始终没有改变。据统计,我国农村53.5%的患者在村级卫生机构就医看病。……乡村医生运用中草药以及针灸等手段治疗疾病,深受农民欢迎。同时,许多国家也将中国乡村医生模式作为发展本国卫生体系的样板。

——摘编自任苒《中国乡村医生的发展与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乡村医院兴起的原因,并分析乡村医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乡村医生发展的特点及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在与疫病的斗争中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中国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家。古代各级政府在与疫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得力的防治措施。唐代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医院等手段,防控疾病,同时公共卫生也受到重视,如饮食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宋代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众为辅的疾病防治体系,加强对药物的统一管理,设立了官药局。清代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士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在促进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开展一些救疗活动。

——据石涛《我国古代政府的疫病控制措施》等

材料二:19世纪以前,欧洲人主要凭借经验或想象对抗疫病。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等,充分揭示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西方医学逐渐凭借实验研究和对疾病实体的观察,建构起生物医学体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细菌与传染病的关系,采用现代医学技术防治疫病,发明了人工减毒疫苗技术,研制成功狂犬病疫苗等。

材料三:中国免疫规划四十年大事记(部分)

1978年,我国全面实施计划免疫,有4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接种)。

200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和“预防接种证制度”。

2007年,中央财政增加投入25亿元,共有14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2013年,我国以乡为单位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2018年,我国实现无白喉等传染病例报告;1岁和5岁以下儿童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应对疫病的主要措施?
(2)依据材料二,写出19世纪前后欧洲人应对疫病手段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实施免疫规划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
6 . 教育家高震东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国家才有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杰出的医者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高震东认识的理解。(要求:观点准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
2020-07-12更新 | 5622次组卷 | 90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