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根据《汉书·艺文志》关于诸子百家渊源的记载:儒家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史官,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名家出于礼官,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杂家出于议官。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发展具有(     
A.垄断性与单一性B.继承性与变革性
C.开放性与包容性D.统一性与稳定性
2024-04-30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下·全国·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     
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和政治双重功能
2024-04-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5大核心考点+50道高频选择题)(统编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思想”中关于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天下的思想,不过是忠实地反映了中国从先秦时代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而构成“天下”的主体民族——“华夏”自身,就是在“中国”从部落联合体社会向初期国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由众多的部族和民族通过“中原化”“华夏化”而共同形成的。

——[日]王柯《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

材料二 儒家思想在体育活动中强调思想以礼、义、仁为核心,在六艺之教中强调礼乐的教育,强调文武并重,在孔子思想中,仁、武二者并行不悖,武是行仁的前提,仁是行武的归宿……孔子对射礼推崇备至,《礼记·射义》记载,孔子曾对围观射礼的民众提出要求:不忠不孝者不得入内,尊老爱幼和好学上进者可以就坐。

——据薛文传《从先秦时期体育思想史演进视角看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华夏”的认识。结合所学,概述先秦时代“华夏”的形成和演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六艺”中的体育项目,并概括儒家体育思想的特点。
4 . 《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     
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研究和政治统治双重功能
2023-06-02更新 | 498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1)表现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孔子主张 ________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讲信修睦。”
(2)影响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 ____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3-05-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3第一单元知识串讲
6 . 《孟子》记载:“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句话在当下被用来形容那些踏踏实实办实事,给百姓排忧解难、不给百姓添堵的好干部。这体现了(     
A.孟子的民本和民主思想B.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C.儒家思想崇尚厚德载物D.战国是中华文化奠基时期
7 . 《春秋》历法中有对“王正月”的解释,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成为霸主们竞相揭起的旗帜:战国时《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孟子曾经征引孔子的说法:“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这反映出,当时社会(     
A.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B.处于专制集权萌芽阶段
C.宗法分封体制趋于崩溃D.向往政治的统—与稳定
2023-05-12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B.兵家C.儒家D.法家
2023-04-07更新 | 2533次组卷 | 22卷引用:作业08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高二历史(统编版)
9 . 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据《周礼》记载,社稷坛设于王宫右侧,王宫左侧是宗庙。这反映了(       
A.西周的统治具有迷信色彩B.中华文化以农为本特点
C.后世继承发展西周的传统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