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之一的“琮琮”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头部造型别致的装饰纹样——“饕餮纹”,乃是取自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标志性器物玉琮上的图案。该设计(     

A.实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B.体现了旧石器时代文明成就
C.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D.说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2023-11-09更新 | 562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4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具有(     
A.连续性B.包容性C.多样性D.本土性
2023-09-2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
A.重视选贤任能B.尊重个性自由C.强调多元互鉴D.注重仁义道德
2023-06-30更新 | 4871次组卷 | 36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浙江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3-06-10更新 | 6398次组卷 | 38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浙江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     
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研究和政治统治双重功能
2023-06-02更新 | 498次组卷 | 26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2023届高三6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6 . 《老子》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中提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能参预天地之职)。”对于老子和荀子的主张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内涵,解释合理的是(     
①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②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③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④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3-05-19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汉字是起源于中国的世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也可以成为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据此可知,汉字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A.本土性与多样性B.多样性与连续性C.包容性与凝聚性D.连续性与凝聚性
2023-05-11更新 | 33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届高三5月适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B.兵家C.儒家D.法家
2023-04-07更新 | 2533次组卷 | 22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浙江卷)
9 . 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西周初年颂天
《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
《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
《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
A.群众因受教育理性加强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儒家思想影响力扩大
10 . 关于传统音乐,《周易》有所谓“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享祖考”之说。至春秋战国又有“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这可以用来说明,传统音乐(     
A.顺应了大一统的趋势B.由尊神灵走向重人伦
C.由敬祖先走向重民本D.维护了贵族等级秩序
2023-01-15更新 | 1119次组卷 | 22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