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我国存在三大核心文化圈:齐鲁文化圈,主张通过礼义教化实现治理;三晋文化圈,主张通过政刑法制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至于荆楚文化圈,既不主张礼义教化,又不主张政刑法制,而是采取一种相对消极的“与民自化”的措施,实现社会的自然进化。这反映出(     
A.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强B.农耕文化相比游牧文化具有优势
C.中华文化的多元色彩D.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2 . 考古学家夏鼐指出:“中华文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本身的发展……中国虽然并不是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中华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A.连续性B.本土性C.包容性D.多样性
3 . 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汉族首创了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维吾尔族和黎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的种植与纺织;藏族保存了两大古代佛学著作《甘珠尔》和《丹珠尔》;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受蒙古影响而形成。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A.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而成B.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C.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D.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
2022-04-02更新 | 954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到山东旅游,导游会推荐我们去亚圣庙。“亚圣”的政治主张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道自然,无为而治”D.“依法治国,中央集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著《史通》,指出:“夫论成败者,固当以人事为主,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不应“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这反映出
A.作者以成败论英雄B.当时社会停滞不前
C.作者反对是古非今D.主张变革的历史观
6 . 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
2021-03-15更新 | 741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A.《诗经》B.《老子》
C.《庄子》D.《离骚》
2019-01-30更新 | 1429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重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读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A.《春秋》B.《孟子》C.《荀子》D.《离骚》
2019-01-30更新 | 189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