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礼记·表记篇》载:“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据此可知,夏商周三代(     
A.天命观念逐渐消亡B.传承了敬天保民的思想
C.避免了社会矛盾的发生D.国家制度设计相似
2023-08-18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推崇儒学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察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2)根据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罢黜百家,推崇儒学”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3-03-15更新 | 217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遥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A.艰苦奋斗的意志B.勤劳勇敢的精神
C.厚德载物的追求D.家国情怀的倡导
4 . “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自身发展道路和独特魅力”,促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点的核心因素是
A.古代农耕经济的稳定B.宗族血缘政治的作用
C.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D.民族认同作用的推动
2022-06-15更新 | 53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恒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125日)

阅读材料,选取其中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2022-06-08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汉族首创了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维吾尔族和黎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的种植与纺织;藏族保存了两大古代佛学著作《甘珠尔》和《丹珠尔》;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受蒙古影响而形成。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A.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而成B.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C.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D.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
2022-04-02更新 | 954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早在春秋时期,《礼记》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将这种精神赋予了具体的指向。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种内涵
A.以人为本B.家国情怀C.天人合一D.自强不息
2022-03-27更新 | 1099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反映了先秦哪一学派的思想?
A.道家B.儒家C.法家D.阴阳家
2021-08-13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东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果说,身体的DNA 保证了我们中华民族人种的传宗接代的话,那么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DNA,他保证了我们中华文化即民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材料主要强调
A.DNA的重要性B.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C.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D.中华文化的连续性
10 . 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
2021-03-15更新 | 741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