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中的“解民生之多艰”源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的“止于至善”源自《礼记》。这表明(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B.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D.儒家的思想观念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2024-06-03更新 | 101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文综理综测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2 . 文字是保存和传达语言的一种书写符号。下面依次是“亚”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及代汉宇的书写形式。据此可见(     

A.文明起源多元一体B.文化交流丰富多彩
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3 .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3月3日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该规划的印发(     
A.有助于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B.增强了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
C.有利于中华传统的传承创新D.开启了中西医学结合的道路
4 . 先秦有思想家对“天子”的内涵进行了重新阐释,“天子”由三代礼法秩序规定的制礼作乐的王者的专称,变为每个人都是天之所子;天不是一人之父,而是“众父父”。这一阐释(     
A.适应了诸侯争霸需要B.蕴含了一定的人本思想
C.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D.迎合了礼崩乐坏的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伫立在历史的画卷前,我们不仅感受到先辈们带来的精神洗礼,还仿佛看到了英雄们正在书写他们非凡的事迹。

图1《张骞出使西域》图2魏源与《海国图志》图3井冈山会师图4“改革先锋”杨善洲

请提取图片中的信息,围绕“中华民族的××精神”,自拟论题,结合所学,展开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思路清晰。)
2023-12-03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周公提出“敬天保民”并制礼作乐;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管子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反映出(     
A.儒家学说以民本思想为核心B.中国古代思想的民主化色彩
C.以人为本理念有久远的传统D.思想始终为政治服务的特质
2023-11-09更新 | 214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死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太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   针对诸侯分裂势力,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向汉武帝陈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把国家统一、政治集权上升到天地之道的高度,促使汉武帝下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国封土过大的社会顽疾。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

——摘编自李奎良《董仲舒关于社会制度设计的贡献》

材料三   宋代理学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存在的产物。一是北宋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统治者除了在政治、军事上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外,还需要在思想上对人民进行说教和控制。理学正是建立和强化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二是魏晋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既长期纷争,又相互影响、渗透而趋于合流的结果,隋代王通提倡三教合一,唐代韩愈仿佛、道的传法系统,建立儒家道统,为理学的产生开了先河。

——摘编自王士立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其思想产生的根源是仕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8 . 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     
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B.体现了民本思想进步
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
2023-10-21更新 | 139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义”的解释。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解释
《庄子·人间世》臣之事君,义也
《墨子·天志下》义者,正也……然而正者,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
《商君书·画策》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
A.儒家道德观念已被普遍接受B.知识阶层注重追求有序社会
C.法家理念渗透到各家思想中D.各家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提高
2023-10-05更新 | 156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写道:“在中华民族的开发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典籍”“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毛泽东此论意在(     
A.增强实现民族独立的信心B.阐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C.分析持久抗战的主要条件D.激发八路军将士抗战斗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