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闻一多称“诗(诗经》)不仅支配了整个文学领域,还影响了造型艺术,它同化了绘画,又装饰了建筑(如楹联、春帖等)和许多工艺美术品。”以下关于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三百多首诗歌
B.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C.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成为各级学校教科书
D.其影响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2018-01-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蓝精灵中学2018届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38年4月,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代表组成“蒙藏回族慰劳抗战将士团”,并发布《致全国同胞电》和《敬告全国抗战将士书》,称“各民族同为组成中华民族的份子”“存亡与共,相依为命,不可分离”,并高呼“中华民族万岁!”这一史料证明(     
A.相持阶段各民族团结抗战B.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D.民族胜利推动了民族团结
2024-05-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据天猫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前后,“新中式”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00%,“马面裙”供不应求;非遗产品吸引眼球;博物馆文创产品火出圈,传统文化和时髦大气兼具的“国潮范儿”成了年轻人选购礼品的最爱。“文化礼品”的走俏(     
A.取决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B.突显了博物馆文物研究价值
C.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24-05-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4 . 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人文主义,代表性论述如“泛爱众,而亲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据此可知,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     
A.关注个体在社会的价值作用B.强调社会中个人的道德自律
C.促使儒学逐步上升为法律D.凸显人性与统治关系的融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天下为公”既是中国古代先贤先圣的价值理想,也蕴含着全人类对于美好社会的孜孜追求。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在国际场合强调:“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由此可知,“天下为公”理念(     
A.引领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B.引领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
C.有利于推进各国实现合作共赢D.促使中华传统文化重焕光彩
6 . 中国人特别强调“天人合一”,把天地人看成是统一的整体,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与天地存在着普遍关联。儒家讲的仁爱、佛家讲的平等、道家讲的自然是我们精神追求的核心“孝”是我们共同的伦理原则,《周易》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是我们精神信念的重要支柱。据此判断,中国(     
A.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的规律B.儒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地进步
C.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价值传承D.民族文化融入世界的趋势加强
2023-05-02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初,新的知识精英群体开始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准则,“专制太甚,人心难收,自费留学、国外求学或著书立说以图学制革命者,颇不乏人”。这说明在当时的中国社会(     
A.学制改革突破中体西用模式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成为主流
C.救亡图存的方式发生了转变D.形成了政治变革的思想和群体基础
8 . 《诗经·小雅·大田》的诗句“雨我公田,遂及我田”,被很多著作引为井田外有私田。据此可知
A.《诗经》也是重要的史料
B.《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
C.文学作品都可以作为信史
D.《诗经》描写战国时期的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