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时期内容
起源:多元一体①摇篮:____、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②核心:____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____中华文化的形成。
③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春秋战国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
②)内容:①____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②战国时期,“____”局面出现。
③特点: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秦汉①内容:秦始皇推崇____学说。汉武帝____,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②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____
魏晋到隋唐①内容: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____盛行,唐朝____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②特点: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宋元(1)宋代理学
①形成: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____形成
②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____。康雍乾时期,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近代
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____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初期兴起的____,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五四运动以后____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2022-08-02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三)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前案)
2 . 就“儒学的演变及其传播”的主题,将下列关键史实与其相应时间配伍。(将代表相应时间段的字母填入括号中)

①儒学初创的源头(     )②孔孟之道(     )③辐射日本(     )④经学(     )⑤理学(     
2020-12-26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现
内涵表现
重视以人为本①周公提出“________”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倡“___”,主张“仁者爱人”,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③政治伦理上体现为____思想。春秋管子提出顺应民意,孔子反对苛政;战国孟子提出“仁政”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①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_____,商朝人每遇事必先祭天地、祖先
②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_________”,追求天人合一
③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____________”的思想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①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②“_______________”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①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____
②孔子提出“_________”;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____”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和而不同孔孟提出“______”“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3-02-20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微专题03民本与崇德:古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提炼】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0个微专题(新教材通用)
4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民本思想
内容:①春秋时期,____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____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③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____”说及“民贵君轻”的主张
影响: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推动中国历史发展。但是,古代它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
2022-07-31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三)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前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特点
(1)__________性,本国风情,地域特征。
(2)__________性,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__________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__________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5)__________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2022-10-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6 .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自创立以来,不断随时势变化,也对古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问题
(1)完成以下“儒家思想的发展流变”表格。

发展阶段历史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思想源流西周礼、乐
儒学创立孔子
成为官学西汉天人感应、大一统
奉为哲学朱熹明天理、灭人欲


(2)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上形成了以⑥        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司法上,⑦        成为古代法律的基本特征;北宋司马光的《⑧        》等史书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传统史学的观念影响。
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①《____》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____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____提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8 . 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
2022-08-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教材P4-12,完成中华文化内涵表格。
时期中华文化的内涵阶段特征核心
上古多元一体;文明古国;起源阶段
先秦奠基阶段
秦汉
繁荣阶段
晋-唐
宋明
明清禁锢阶段
近代进步阶段

2022-08-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10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______中华文化的形成

先秦

春秋时期的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战国时期,出现_______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_______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魏晋

玄学盛行

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宋代

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______;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明清

明清之际,提倡_______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近代

向西方学习以________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022-11-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30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