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佛教刚入中国时,被儒家批判为“无君无父”。但元代重编的《敕修百丈清规》第一页就写着“大智寿圣禅寺主持臣僧德辉奉敕重修”,用了“臣僧”二字,而且将称颂祷拜君主的《报恩章》置于供养佛祖的《报本章》之前,代表着出家人彻底摆脱了不拜俗的戒条。这表明元朝时期(     
A.佛教伦理中国化B.佛教成为国教C.佛教完成世俗化D.佛教儒学合一
2 . 歌手组合“SHE”在《中国话》中唱到“伦敦玛丽莲买了旗袍送妈妈,莫斯科的人也爱上牛肉面疙瘩,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太古里的外国人说的也是四川话,汉语又练了几遍,坚持了才会发现,原来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一门语言,在全世界的大街小巷都会传遍。”材料反映了(     
A.外国人只对说汉语感兴趣B.汉语是世界流通最广的语言
C.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D.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很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世纪,法国的伏尔泰、英国的奥利弗·哥尔德史密斯、德国的莱布尼茨等都在自己的不同著作中介绍中国儒家的仁政和德治,宣扬仁政和德治下君主专制权力实施的榜样,倡导君主不以君权神授而要以道德和民生为准绳。据此可见(     
A.启蒙思想以儒学为借鉴寻求欧洲现代精神
B.仁政和德治均具有超越时空的文化生命力
C.儒家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
D.中华古老文明蕴含着理性与宽厚包容精神
4 .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类第二类
(新罗真兴王)二十五年(564年)遣使北齐朝贡。二十六年(565年)春二月北齐武成皇帝诏:以王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

——【高丽】金富轼等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校勘本》卷第四

三年(562年)……是岁,高丽、靺鞨、新罗并遣使朝贡。……(四年)二月甲寅,诏以新罗国王金真兴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

——(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七

真平王(新罗真平王)四十三年(621年)秋七月,王遣使大唐,朝贡方物。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常侍庾文素来聘,赐以玺画及书屏风,锦彩三百段。

——【高丽】金富轼等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校勘本》卷第四

(唐高祖)武德四年,(新罗)遣使朝贡。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侍郎庾文素往使焉,……自此朝贡不绝。

一《旧唐书》卷一九九上

材料二   6世纪初、新罗加快接受中华文化的步伐,实行郡县制、官制、舆服制、谥法、年号、律令,使文物典章基本完备。(到唐朝时期,新罗王朝)完全接受了中华文物典章制度,衣冠、朝廷制度(执牙笏、贺正)年号,皆从唐朝制度,在国家文物典章方面完全中华化,完全儒家化。正如《三国史记》作者所论“新罗一意事中国”者耶!

——张碧波《中华文化圈中的新罗》,载《学术交流》2001年第4


(1)辨析材料一中的史料,指出据此能够确认的事实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指出表格中文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析这一阶段中国与新罗的文化交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整个18世纪,有两部中国小说被译为法语,其中之一就是《好逑传》。《好逑传》先于18世纪初被译为英文,译者曾在东印度公司工作,后再根据英文翻译为法文。《好逑传》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多次联手挫败各种阴谋,最终成眷属的故事。在《文学通信》中,格里姆根据安森对此评论道;因传教士或冒险家的见闻不完全可靠,因此人们应采取一种较为理性的态度来看待那些远方的文明。他认为:“为了能够核实有关中国的一些情况,在无法亲眼看到并予以检验的条件下,我们需要拥有更多的该民族的文学作品。”格里姆撰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小说故事本身,在简单介绍了两位主角后,他未叙述故事情节,便总结道:“……当您读过此书,您再行断定中国政府之仁爱以及中国风俗之高尚吧,您会懂得,我们这些可怜的欧洲同胞是否该容忍别人将这样的人视作我们的榜样。”

作为第一部完整译为法语且在法国出版的中国小说,《好逑传》使18世纪法国文人学者得到了了解中国叙事文学与写作方式的机会。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尤其是对中国风俗的了解,他们看到了一个由中国文人描绘的中国社会,这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制度。据查证,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

——摘编自马莉《好逑传》在18世纪法国的传播与接受和《中外历史纲要》教材


阅读材料,提取材料的主旨,得出合适的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开展论证。(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史实正确)。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北宋首倡“茶德”,赋茶以德喻人德,赋茶以性喻人性,以茶的生命过程比喻人生,这深刻体现了茶道与人道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饮茶、品茶融入到儒家思想中去,赋茶以教化功能。同时,人们注重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孝亲,这些都是以敬茶之礼,扬天人之德,彰心灵之美。

——摘编自陈永昊《论宋代茶文化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的一股“中国热”。这股“中国热”从思想领域延伸为对中国的器物和品饮文化的追求。中国精美贵重的丝绸与器物是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的,但宫廷贵族追捧的饮茶之风在民间普及开来,英国社会一改酗酒的靡靡之风,开创一股文明绅士的饮茶风尚。中国茶所传递的精致典雅的东方美学和美容养颜的功效为西方女性所推崇,宫廷茶会和下午茶让贵族千金和劳动群众都有了饮茶社交的机会。

——摘编自盛敏《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三   1998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走向21世纪中华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标志着中国茶文化交流走出了国门。2019年在中国等主要产茶国的倡导和推动下,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编自宋时磊《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茶全球传播的价值论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茶文化的基本理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在英国传播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茶文化全球传播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日本学者山鹿素行(1622——1685)按照中国《朱子小学》的模式写成武家教科书《武教小学》,目的是把武士子弟培养成正行正知,符合武士道标准的有用人才,并强化武士实践道德的自觉性。这反映出日本(     
A.强化武士忠君观念B.善于学习先进文化
C.重视国民小学教育D.以理学为正统思想
2022-11-10更新 | 72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备考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源氏物语》引用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中国诗词,作者在152个重要的情节中融入了131处节选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诗句。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90多处。而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整个小说中。由此表明(     
A.《源氏物语》是一部诗歌总集B.《源氏物语》作者曾久居长安
C.《源氏物语》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依据D.《源氏物语》取材于中国故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日本书纪》巻一四记载,日本应神天皇十六年(285年),日本开始采用中国汉字。4世纪时期的日本古墓出土了许多与中国同样质地、造型、纹饰的铜镜、瓷器、陶器、金饰。这说明
A.隋唐时期中、日经济往来频繁B.中国对外来文化传播与吸收并举
C.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D.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联系不断加强
10 .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缩影,是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代表家族家训
中国古代
士大夫
范仲淹(宋)孝道当竭力;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乡里、外姻亲戚,如贫窘中非次急难,或遇年饥不能度日,诸房共同相度诣实,即于义田米内量行济助;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大参到任,必受知也;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

——摘编范仲淹《戒诸子及弟侄》《六十一字族规》《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义庄规矩》

中国近代有志之士左宗棠(清)天地民物,莫非己任。挺身任事,不敢推诿……丈夫事业,非刚莫济。任人所不能任,为人所不能为,忍人所不能忍。
做官不要钱,乃本分事;一芥不取,一尘不染;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孙贵颂《左宗棠家训:读书、明理、谦逊》

中国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四不准”:1、每到一地,不要人家接送;2、到任何地方,不准请客吃饭,铺张浪费;3、不准向人家要东西;4、参观时不要前呼后拥地陪同。

——徐峰《品品老一辈的红色家训》

陈云必须记得共产党人在国家法律面前是与老百姓平等的,而且是守法的模范

——徐峰《品品老一辈的红色家训》

材料展示了以家训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围绕材料任意选取角度,结合具体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的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言之成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