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思想解放是指个体从外部束缚和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自由地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过程。思想解放为个体提供了自由的思维空间,使其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路径。……思想解放激发了人们对于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动力。……思想解放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始终坚持思想解放,不断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开放、包容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提出一个具体观点,并运用中外相关史实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3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面为16至19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变化简表。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世纪对中国的印象不外乎是疆域宽广、人口众多、物产丰富、风俗奇特,和以前的游记见闻相去不远。欧洲人朦胧地认为:中国就是传闻中的契丹。17世纪耶稣会士充当了沟通文化的桥梁,他们翻译的儒家经典极大地开拓了欧洲人的眼界。不过,欧洲人此时的眼光还止于欣赏,尚未完全投射出研究者的目光。欧洲思想界纷纷著书立说,掀起汉学研究的热潮。伏尔泰、狄德罗充满了对中18世纪国的理性向往;孟德斯鸠、卢梭则对中国进行了含有理性成分的批判。就总体而言,中国形象还是美好可爱的。19世纪上半叶欧洲中心主义蔓延,把中国看作“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画。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中国的语言文字、伦理道德等学说大部分遭到否定和贬低。

——摘编自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

根据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4-04-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西文化接触、交流、碰撞,都曾给对方深刻的刺激和影响,在各自发展的轨迹中都曾留有对方作用的印记。

17、18世纪这两百年间,来过中国的传教士至少在1000人以上,在传教士、商人和旅行家的详细描述中,中国一片繁荣富庶,人民安居乐业,讲究道德,文明、和谐的气氛。制度完美、稳定、经久不衰。整个国家崇尚学问、重视教育,统治国家的不是贵族,而是一些有高度教养的官员,他们取得官位是通过一系列国家举行的考试获得的,这在欧洲是难以想象的。在欧洲人眼中,中国人在治国术上超过了其他所有民族。欧洲人也第一次看到孔子著作和中国经书的译本,他们发现,一个两千年前的人居然如此有见地。在欧洲人的心理上,孔子成为了18世纪启蒙时代的保护神。

——摘编自《专家武斌:中国文化曾影响了欧洲启蒙运动》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围绕“东西文化的交融”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17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后逐渐了解中国的选官制度,并不断地把最新的选官信息反馈回西方,这成为他们构建中国形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时间代表人物主要信息影响
16世纪早期【西班牙】门多萨介绍了明朝的官僚机构和官员设置情况,首次记载并高度赞扬了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和科举取士制度,以为明朝的科举考试方式是和西方一样采取口试的方式开启了西方传教士介绍明朝选官制度的先河
16世纪中后期【意大利】利玛窦介绍了更多有关中国选官制度的信息,认识到官员的九个品级,以为官员三年一升迁;批判了科举考试内容的狭隘性,认为这是明代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西方人对中国选官制度的内容认识变得丰富、清晰,但仍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17世纪上半叶【葡萄牙】曾德昭增加了官员品级、早期私人教育、吏员入途、官俸折支及纸钞买官、掣签法等新内容,特别提到了品德、礼貌、书法等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仅认识到中国选官制度中积极的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其中存在的腐败行为使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选官制度不断完善起来
17时期中后期【法国】白晋高度评价了康熙皇帝,认为他公正司法,任人唯贤,是位明君。记载了清朝皇帝对朝廷显贵之子的特殊对待,还提到了捐纳制度刺激了欧洲“中学热”的兴盛,对西方国家构建文官制度提供了重要启迪

——据杨洁《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选官制度的认识与评价》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官僚制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