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公元998年,温州人周伫随商船到朝鲜半岛,后逐步官至中枢院直学士、左散骑常侍、礼部尚书,曾参与国史编修、发展科举等,是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友好互动的典型。周伫在朝鲜半岛的事业成就固然与个人能力有关,也与时代背景有关,当时背景包括(       
A.指南针用于航海,由广州出发到朝鲜半岛航路开辟
B.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模仿中国史书体例
C.当地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D.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榷场贸易相当活跃
2 . [宋明理学及其传播]

材料一   三教经过争论融合,到了隋唐,佛教实现中国化,倾国奉佛,佛几成正宗,而主体儒学却奄奄一息,照此发展趋势,中国有成为佛教国家的可能。在这关键时刻,朱熹奋起排佛抑道,深研各种典籍,推倒两汉以来树立起的“五经”在国家上层建筑中的主导地位,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组成“四书”代替“五经”的权威,认为“四书”才真正能体现出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真谛,朱熹把它们联成一体,并精心注释,使之成为新儒学(理学)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高令印《朱子学在中华文化史上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   佛教禅宗修行方式直接简明,颇与武士的性格相合,它给武士提供了信佛即可得教的观点。宋明理学号称正宗,实际上和禅宗是一脉相通的。幕府为了组织一个军事专制的帝国,需要在相应的经济关系之上,另外建立一种统治的力量,这就是适应封建社会要求的武力和文化。当时享受特权的武士贵族代表着武力,而朱子学是维护这种封建身份制度的文化力量。德川幕府统治初期,幕府提倡朱子学,朱子学成了正统官学。至于古学派和朱子学派的论争,则是地主阶级主张的王政复古与幕府思想间的斗争。从朱熹的哲学思想出发,日本朱子学有走向“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派,如海南朱子学派和水户学派,也有走向“气一元”论的接近唯物主义派,如京都朱子学派、海西朱子学派和大阪朱子学派。

——摘编自李甦乎《试论宋明理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熹为“新儒学(理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学说在日本传播的特点。综合材料,分析朱熹学说在日本广泛传播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