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西方史学家孟席斯在其著作《1434:一支庞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意大利并燃起文艺复兴》中声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许多机器设计图与元代王祯的《农书》等中国古籍的设计图“惊人地”相似。此说法可用以佐证( )
A.达.芬奇模仿中国科技成果B.东方文化点燃文艺复兴之火
C.中国传统科技领先于西方D.东学西传影响西方科技发展
2023-03-10更新 | 1742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华夷之辨”是历史上时常探讨的主题,春秋战国时期,其主要侧重于“以华或礼(即华夏礼乐文明)变夷”;魏晋时期,“华夷之辨”的中心转向了“华梵(佛教)之辨”;到了明清时期,实际上蜕变为“中西文化之争”。这反映出(     
A.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改造作用B.思想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不懈追求
C.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源远流长D.士大夫巩固汉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努力
2023-03-23更新 | 1469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唐代时,各国使者、教派所带来的文化融入唐朝,同时唐朝的律令制度、汉字文化、儒家文化等波及东亚乃至东南亚,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大食(阿拉伯)、拂林(今东地中海一带)等地。这表明唐朝(     
A.科技成就领先世界B.深受外来文化影响
C.政治制度优越先进D.包容开放影响世界
2023-09-23更新 | 1296次组卷 | 2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辜鸿铭认为,一战后,西方人将在中国找到解决这个文明难题的钥匙,在中国存在一笔无法估量的、迄今为止毋庸置疑的巨大文明财富。这笔财富,就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拥有欧洲人民战后重建新文明的奥秘。据此可知,辜鸿铭
A.绝对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明B.认为西方文明已经完全破产
C.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D.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一定适用性
2022-03-02更新 | 1976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评(B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古代朝鲜和日本有许多使用汉字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如:

《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

朝鲜   崔致远

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

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

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

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读汉高帝纪》

日本   那波守之

汉业乃公三尺剑,昭陵无骨一杯羹。

元勋尽供菹醢肉,史册虚传带砺盟。

久见中原争逐鹿,谁教四海始休兵。

腐儒未解英雄志,却恨鸿沟不用谑。

据此可知(       
A.东亚地区在各个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
B.古代朝鲜、日本的社会制度来自唐朝
C.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D.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2023-05-23更新 | 718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伏尔泰把《赵氏孤儿》中的儒家思想加以修改,使之为他的启蒙主义思想服务。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以司马迁“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思想,论述自由竞争与价格波动。这说明(     
A.文明需要互鉴,文化需要交流B.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普适性
C.启蒙思想的源头是孔子的思想D.借用中国学术成近代西方风潮
2022-10-30更新 | 1607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革命性影响B.发挥重大作用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
C.确保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D.推动了整个世界向着近代社会转变
8 . 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据传始建于607年,历遭焚毁,屡屡重建。法隆寺是佛教木结构寺庙,其建筑风格是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式样。工匠多是百济人。据此可知(     
A.法隆寺是日本神道文化典型代表B.法隆寺是大化改新的成果
C.直接交往是中日交往的主要方式D.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钟表旅行记机械钟表最早出现于12世纪的意大利,主要服务于天主教国家和地区宗教活动仪式的开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交流,钟表旅行到法国和瑞士等地。新大陆的发现和耶稣教会登陆东方,引发了钟表向美洲和亚洲的旅行。16世纪中期,钟表成为打开东方古老国家大门的钥匙。从钟表完成全世界旅行的那天开始,标准的、统一的世界时间就被构建了。

——摘编自刘小芳《从计时器到奢侈品》

材料二   钟表帝国瑞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钟表帝国”,这与宗教改革有着密切的关联。宗教改革中的一些法令为钟表业的发展排除了劲敌首饰业,并将那些从事首饰业的工匠转化为钟表业的潜在技术人员。同时宗教改革发生后,受到宗教迫害的法国宗教难民等,又为瑞士钟表业的兴起提供了技术、资金、人才以及销售网络等资源,也使得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思想层面上促进了钟表工业的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改革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钟表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同时缔造了一个钟表之城日内瓦,又对瑞士近代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宗教改革糅合了人才与科教研事业,推动瑞士钟表帝国的崛起,对瑞士近代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马丁《欧洲宗教改革与瑞士钟表业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钟表旅行”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与瑞士钟表业发展的关系,并说明瑞士钟表业发展的影响。
2023-05-17更新 | 43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亚文化圈也可称为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指以中国为核心,包括 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在内的,使用或曾经使用汉字,承袭汉文化 的跨地域性文化地理单元。古代东亚文化圈孕育于公元4—5世纪,形成于8世纪。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儒学、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等。这些要素给东亚诸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深刻影响,主导了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现代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应着眼于经济、文化、安全的一体化,抛开意识形态的差距,形成一个稳定的地区性结构和体制。儒家思想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摘编自青玄《儒家思想的优越性、局限性与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 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3-08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